课题3.5显微镜和望远镜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2、过程与方法: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获得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重点显微镜、望远镜的原理。难点显微镜、望远镜的原理。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挂图,课件学生准备书、练习本教学过程教学内容自备补充集备补充复习巩固透镜应用: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眼镜情境导入透镜在我们生活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上述例子都是单透镜应用,如果我们把透镜组合起来又会出现什么奇妙的现象呢?课堂活动一、视角远处的物体看不清楚,移近了就可以看清楚。看不清楚蚊子的嘴,用放大镜就可以看清楚。把物体移近或放大都能看清楚物体,这二个看似不同的变化当中有什么变化是相同的吗?(增大视角)1、视角越大,对物体的观察越清楚。2、视角的大小不仅与物体的大小有关,还与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有关。提问:要看清物体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师生共同分析:把物体放大;把物体移近。二、显微镜1、作用:观察动植物细胞等微小看不清的物体增大视角两种方法:将物体放大;将物体靠近。2、结构及作用:物镜(焦距短的凸透镜):使物体成倒立放大实像(相当于投影仪)课堂活动目镜(焦距长的凸透镜):使物镜成的像再成正立放大虚像(相当于放大镜)反光镜(凹面镜):会聚光线,照亮载物片上的物体。3、原理:来自物体的光经物镜成倒立放大实像,该像再经目镜成正立放大虚像。三、望远镜1、作用:观察远处看不清的物体2、结构及作用:物镜(焦距长的凸透镜):使物体成倒立缩小实像(相当于照相机)目镜(焦距短的凸透镜):使物镜成的像再成正立放大虚像(相当于放大镜)3、原理: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经物镜成倒立缩小实像,再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思考:为什么物镜成缩小像,却让我们感觉物体放大?通过拉近像到眼睛的距离来增大了视角4、了解其他形式的望远镜。显微镜:放大,放大望远镜:缩小,放大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都相当于放大镜知识运用基础训练1、显微镜镜筒两端各有一组___,靠近眼睛的叫__,靠近被观察物体的是__。2、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物镜对物体所成的你是一个放大的__像(填“虚”或“实”),道理就像____的镜头成像一样,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____再次对这个像成放大的___(填“虚像”或“实像”)。3、望远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__像(填“虚”或“实”)这个像是____(填“放大的”或“缩小的”),道理就像____的镜头成像一样,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____4、望远镜的物镜的直径比我们眼睛的瞳孔大得多,是为了________。5、把天文望远镜安置在大气层外,是为了______。能力提升取两个不同焦距的凸透镜,一只手握住一个,通过透镜看前面的物体,调整距离直到看得最清楚为止。物体是变大还是变小?把两个凸透镜位置对调,你有什么新发现?学生小结1、视角和什么有关,如何增大?2、显微镜与望远镜原理对比课堂检测见小卷、和课件分层作业A作业卷必做B作业卷选做板书设计一、视角二、显微镜三、望远镜课后反思结合生活中的透镜讲解物镜、目镜作用。学生容易混淆,今后加强记忆,结合习题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