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机械效率课题11.5机械效率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通过“再探动滑轮”,知道有用功、总功、额外功及它们之间的关系。(2)知道机械效率的概念、公式,会计算某种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3)认识机械效率的物理意义,知道机械效率总小于1。重点知道机械效率的概念、公式,会计算某种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难点,知道有用功、总功、额外功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教法及教具探究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个案调整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复习与思考】小明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中,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1)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以下问题:①表中有一个数据的记录是错误的,错误的数据是;②第3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③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无关。(2)小红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多使用一个滑轮也做了实验,如图乙所示。①小红多使用一个滑轮,目的是为了改变;②当这两位同学使用各自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实验次数物重G/N物体上升的高度h/cm测力计的示数F/N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cm1632.592652.5173682.524时,若忽略绳重及摩擦,它们的机械效率(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理由是:【要点4】机械效率的综合计算〖类型一〗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机械效率的计算1.提升重物的目的是克服重力做功,则W有用=G物h人的拉力为动力,则W总=Fs2.相关知识点链接: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个案调整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1)不计绳重和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时:(2)F=(G物+G动)/nW额外=W总-W有用=G动h(2)不计滑轮重、绳重和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时:(3)F=G物/nW额外=W总-W有用(3)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与物体上升的高度h的关系:s=nh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v与物体移动的速度v物的关系:v=nv物〖例题〗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匀速提起一个重为400N的物体,物体在5s内竖直上升了2m,人拉绳的力为250N,(不汁绳重及摩擦)(1)对重物做的有用功是多少?(2)人拉绳子做功的功率是多少?(3)如果用此滑轮组匀速提升一个重为300N的物体,则拉力是多少?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板书设计(用案人完成)1有用功W有用: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W有用=2.额外功W额外:3.总功W总: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W总=4.总功、有用功、额外功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