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永福县实验中学九年级物理《12.3长度、时间及测量》教案教学内容12.3长度、时间及测量教学目标(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2)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常用的计时工具和长度测量工具。2、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教学难点:1、长度的间接测量方法。2、误差教学方法与手段过程与方法:(1)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2)体验探究长度间接测量的探究过程。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上节课中,同学们一起讨论了运动的快慢,如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时间和路程用什么测量,如何测量呢?二、预习检测1:长度的测量国际制单位:符号:其他单位及符号:长度的测量工具:使用方法:2:时间的测量三、\新课讲授:1、长度的单位: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举例:单位之间的换算略2、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叫学生举出日常生活中)3、刻度尺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见课本)教后修改4、时间的测量①单位:秒,符号s②秒表续数:5、误差①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②产生原因: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③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④误差与错误区别: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补充练习:5.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2min内通过了300m的路程,它运动的速度是_2.5m/s,这个物体在前10s内的速度是2.5m/s.6.火车的速度是54km/h,子弹的飞行速度为100m/s,那么子弹的速度大.7.甲、乙两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两车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路程之比是2∶1,则速度之比是_.2∶1,若两车经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之比是1∶2,则速度之比是.2∶1.8.要想比较准确的量出地图上两点间铁路的长度,比较好的办法是(D)A.用直尺直接去测量B.用准确度较高的直尺直接去测量C.不能测量D.用弹性不大的软棉线跟曲线重合,拉直后测出线的长度9.正常人平时步行的速度大约是(A)A.1.2m/sB.12m/sC.1.2cm/sD.1.2km/s板书设计1、长度的单位: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2、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3、刻度尺的使用方法4、时间的测量①单位:秒,符号s②秒表续数:5、误差①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②产生原因: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③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④误差与错误区别: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教学反思学生对本节课内容掌握较好,强调课后多复习。参考资料课本,练习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