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6.1细胞增殖(第2课时)【考纲】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A2.细胞的无丝分裂A3.细胞的有丝分裂B4.细胞的分化B5.细胞的全能性B6.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A7.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恶性肿瘤的防治A8.实验: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b【教学过程】3.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高等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相同点①分裂过程基本相同②染色体的形态、数目、行为的变化规律相同③间期都完成了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④分裂期实现了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不同点间期无中心体复制有中心体复制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由细胞两极发出的纺锤丝形成纺锤体由中心粒发出的星射线形成纺锤体末期形成2个子细胞的方式不同植物细胞中部形成细胞板,扩展成新的细胞壁,分裂成两个子细胞动物细胞膜从中部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子细胞动植物细胞的识别:A.细胞图像画成方形,有细胞板无中心粒:一般可判为高等植物细胞有中心粒:一般可判为低等植物细胞B.细胞图像画成圆形,有中心体,通过缢裂方式平分细胞,无细胞板:可判为动物细胞注意:区分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最可靠的方法:子细胞形成方式、细胞板结构。纺锤丝、星射线、中心体都不可靠。例3:依据生理特点,鉴定一个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最可靠的方法是检查它A.DNA的复制方式B.是否出现星射线C.细胞质分成两部分的方式D.自身蛋白质合成的方法4.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核DNA的数目变化曲线BC段形成的原因:DNA的复制FE形成的原因: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GH形成的原因:染色体(DNA)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注意:有丝分裂的细胞中有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组数目?(二倍体生物)思考:画出有丝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曲线图AB:DNA分子复制【二次备课】CD: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5.有丝分裂的实质和意义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实质是DNA复制)以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DNA,因而在生物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意义。注意:两个子细胞与母细胞的遗传物质DNA相同③细胞核内的染色体(质)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染成深色(2)选材:①材料易获取;②染色体数目少;③细胞周期短,但分裂期相对较长的生物(3)实验流程①洋葱根尖的培养:实验前3-4d,待根长到5cm时取材取材的注意:A.剪取生长旺盛、带有分生区的根尖B.取根尖2-3mm,每个根尖只剪一次注意:过长会包括伸长区,无细胞分裂C.剪取的时间:上午10:00-下午2:00,分生区细胞分裂旺盛,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处于分裂期的较多。②装片制作:解离→漂洗→染色→制片注意:过程处理液目的时间解离15%的HCl+95%的酒精混合(1:1)使组织中细胞相互分离开,根尖酥软程度3-5min漂洗清水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影响染色约10min染色0.01g/ml的龙胆紫溶液(醋酸洋红液)使染色体着色3-5min制片用镊子将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再加一块载玻片用拇指轻压使细胞相互分散开A.实验过程中,有利于细胞相互分散开的操作有哪些?(解离、镊子将根尖弄碎、压片)B.成功关键:解离时间:3-5min时间不宜过长,解离过度,否则根尖细胞的结构会遭到破坏,影响染色(染色体着色浅)时间也不能太短,否则压片时细胞不易分散开解离液:HCl能溶解细胞间质,使细胞分离;酒精能迅速杀死细胞,固定细胞分裂相程度:根尖酥软C.漂洗是洗去细胞内部的盐酸,因此要保证足够的时间,否则会影响对染色体(质)的染色。D.压片时要再加一片载玻片原因:使受力均匀,防止盖玻片被压破。压片要掌握好力度,过轻,细胞分散不开;过重,会压坏玻片,将组织压烂。③观察:先在低倍镜下,找到分生区细胞,再高倍镜观察分生区细胞的特点: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分裂的细胞注意:A.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大多数细胞处于间期, 间期历时最长,出现机会多。B.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时,我们不能看到一个细胞的连续动态变化, 解离时细胞已死亡,故显微镜下观察到得是停留在某一细胞周期的死细胞。C.可以观察到哪些结构被着色:__染色体、细胞核__④结果记录、绘图细胞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