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5.3细胞呼吸——ATP的主要来源(第1课时)【考纲】1.细胞呼吸及其原理对应用B2.探究酵母细胞的呼吸方式c【知识网络】【教学过程】三、细胞呼吸——ATP的主要来源(一)概念: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CO2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根据是否有氧参与,分为有氧呼吸(主要)和无氧呼吸。①反应物:糖类、脂质和蛋白质等有机物②特点:需要酶的催化,在温和条件下氧化分解,能量逐步释放出来,无剧烈的发光发热现象。③细胞呼吸的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产生ATP(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3.原理:①有氧条件的控制:向盛有酵母细胞和葡萄糖溶液的锥形瓶(A瓶)不断通入空气注意:通入A瓶的空气先要通过NaOH溶液,目的是除去空气中的CO2,保证A瓶中检测到的CO2是由于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的。②无氧条件的控制:密封盛有酵母菌和葡萄糖的锥形瓶(B瓶)注意:B瓶应封口一段时间后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瓶子,这样做是为了耗尽瓶内的氧气,以证明B瓶产生的CO2是无氧条件下产生的(确保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的CO2是由无氧呼吸产生的。)③保证酵母菌能正常生活必需的营养物质(葡萄糖液)适宜的温度(18-25℃)④鉴定有无酒精产生:(酸性)重铬酸钾(橙色)+酒精→灰绿色(具体做法?)注意:该原理在日常生活中有何应用?(检验司机是否喝酒)⑤鉴定有无CO2产生,比较产生CO2的多少A.有无CO2的产生CO2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2能使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由蓝→绿→黄B.CO2产生的多少石灰水变浑浊的速度及程度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变黄的时间长短【二次备课】4.过程:①配制酵母菌培养液②按图示安装实验装置③检测CO2的生成、酒精的产生5.结果预期:甲、乙两装置中石灰水都变混浊,且甲中混浊程度高且快2号试管中溶液由橙色变成灰绿色,1号试管不变色6.结论:酵母菌在有氧、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产生CO2,且有氧时产生的多。酵母菌在有氧呼吸时不产生酒精,在无氧呼吸时产生酒精。7.对比实验: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某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的实验。例1:酿酒、做面包都需要酵母菌。某同学想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是否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于是进行了如下实验。⑴实验原理: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做出假设: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⑵材料用具:酵母菌培养液、澄清石灰水、橡皮球、玻璃导管数根、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等。⑶实验步骤:①A瓶先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选择玻璃导管,将下图中的装置一、二中的锥形瓶分别进行连接。②将两套装置放在适宜温度条件下培养10小时,观察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步骤①中A瓶先封口放置一段时间的目的是为了耗尽瓶中的氧气,保证通入石灰水的CO2是无氧呼吸产生的。⑷预测及结论:①两装置中石灰水都出现浑浊,说明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②不,不能;③装置一中石灰水出现浑浊,装置二中石灰水不浑浊,说明酵母菌只能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呼吸;④不,出现,有。⑸为进一步确定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产物,可以再用重铬酸钾溶液检测培养瓶中有酒精产生。(6)在利用酵母菌自制葡萄酒的过程中,不需要进行灭菌,因为发酵液中的酸性、缺氧条件能抑制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的繁殖。(三)细胞呼吸的种类1.有氧呼吸(主要的呼吸方式,因为产能效率高)(1)概念: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有氧条件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CO2和H2O,释放能量,生成较多ATP的过程(2)过程:分三个阶段(P93图5-9)注意:①三个阶段的相同点:都产生ATP,都需要酶的催化三个阶段的不同点:原料、产物、场所不同(葡萄糖、水、氧气分别在第一、第二、第三阶段被利用,产物中的CO2和水分别在第二、第三阶段形成)②CO2产生的阶段是第二阶段,其中氧原子的来自水和葡萄糖(丙酮酸);水的产生阶段是第三阶段,产物水中的氢来自葡萄糖(丙酮酸)和水,产物水中的氧来自O2;水参与第二阶段的反应;O2参与第三阶段的反应,O2的作用是与结合生成水,并释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