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课题测量物质的密度授课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量筒,会用量筒测液体(如盐水)的体积和小块固体(如石块)的体积.2.进一步熟悉天平的调节和使用,能较熟练地使用天平、量筒测算出固体和液体的密度.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2.对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定物理量的这种科学方法有感性认识.3.通过探究过程的体验,使学生对测量性探究方法,从实验原理、实验器材的选取和使用、实验步骤的设计、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到得出结果、分析实验误差有初步认识和感受.情感态度与价值1.通过体验实验数据的记录、处理,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态度.2.通过探究活动中的交流与合作体验,使学生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养成主动与他人合作的习惯.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念.重难点重点会根据实验原理设计并选择最佳实验方案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难点实验方案的选择及误差分析.教学准备教师:课件、天平、砝码、烧杯、量筒、细线、盐水、小石块、蜡块、粉笔等.学生:天平、砝码、烧杯、量筒、细线、盐水、小石块等.教学步骤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情境导入地质勘探、科学考察常需要对各种矿石样品进行密度测量,工农业生产中也经常需要对产品、种子等进行密度测量.应该如何测量物质的密度呢?测量密度有哪些常见的方法?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密度的测量.直接以问题引出课题,开门见山.活动一:探究新知学点1:量筒的使用师: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如果知道一个物体的密度,我们就可以根据密度表查出这个物体可能是用何种物质组成的.因此测量物质的密度就显得非常重要.那么,如何测量物质的密度呢?生: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ρ=可知,如果通过测量知道了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就可以根据密度计算公式求出物体的密度.师:回答得非常好.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又如何测量呢?生甲:质量可以用天平测量,体积可以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宽、高再计算即可.生乙:质量用天平测量正确,但是体积的测量方法不正确,只有长方体的体积才可以用长、宽、高的积,圆柱体的体积是底面积乘高.生丙:还不正确!规则物体的体积才可以通过测量长度来计算它的体积,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是很难用刻度尺测量的.师:是的.规则物体的体积可以用刻度尺测量,但是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就不能用刻度尺测量了.所以,在学习密度测量之前,让我们先来认识一种测量体积的新器材——量筒.【读一读议一议】读《想想做做:量筒的使用方法》,思考并回答下面问题,必要时可以和同桌讨论.问题1:这个量筒是以什么单位标度的?是毫升(mL)还是立方厘米(cm3)?复习上节所学,同时引导学生自己思考.通过刻度尺测量体积的不便引入量筒,水到渠成.自主学习能力是未来人才活动一:探究新知答:毫升(mL).1mL其实就是1cm3.问题2:这个量筒的最大测量值是多少?分度值是多少?答:这个量筒的最大测量值(量程)是100mL,分度值是1mL.问题3:课本图6.3-1中哪种读数方法正确?量筒读数时要注意什么?答:图甲正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相平(类似于温度计).问题4:图甲中水的体积是多少?答:50mL(注意不能忘记单位).问题5:能用量筒直接测量固体的体积吗?为什么?答:不能;因为固体不能变形.问题6:能不能利用间接的方法用量筒测量固体的体积呢?答:先向量筒中倒些水,测量出水的体积,然后再把固体轻轻放入量筒中,测量出水和固体的总体积,再用总体积减去水的体积就是固体的体积.问题7:间接测量固体体积时要先给量筒内加适量水,适量具体指什么?答:一是一定要能使固体浸没在水中;二是固体浸没后水面不能超过量筒的量程,更不能溢出.问题8:蜡块放在水里会漂在水面,如何测量它的体积?答:先测量出量筒中水的体积,再用针、圆规尖等把蜡块压没于水中,测量出水和蜡块的总体积,两者之差就是蜡块的体积.学点2:固体密度的测量【想一想议一议】问题1:测量密度的原理是什么?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答:测量密度的原理是ρ=;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物体的质必备的素养,而量筒的使用比较简单,让学生通过阅读自学是不错的选择.量筒读数时视线与液面相平,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