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课题第二节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分析工业区位的因素,了解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和工业区位论,明确主要工业类型及其特点。重点工业区位因素及发展变化,工业类型及特点难点工业区位论,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法及教具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个案调整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导入新课展示图3—2—1《世界主要工业区的分布图》,引导学生思考本课卷导语中的问题,以情景问题的方式导入,从而导出工业区位的因素和区位选择。1.引导读图3—2—2,说出工厂的区位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有那些?总结:自然条件:土地、水源、原料、能源工业的区位因素市场、交通、技术社会经济条件资金、劳动力、政策环境环境需要、文化环境2.[师生互动](探究)1)工厂进行区位选择的目的是什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2)工厂理想的区位一般应具备哪些条件?(原料和动力充足,劳动力丰富,市场前景广阔,交通便利)3)工厂实现的区位选择依据是什么?(主导因素)3.[师生互动]:(讨论)结合实际分析以下工业部门区位选择的主导以因素。食品厂(市场)玩具厂(劳动力)水果罐头厂(原料)电子电器(技术)总结:不同的工业部门要考虑的主导因素不同,根据主导因素不同可将工业部门划分为:原料指向型工业、市场指向型工业、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技术指向型工业。工业类型主导因素区位选择原则工业特点工业部门举例原料指向型(原料)(接近原料产地)(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或原料运输成本较高)(钢铁厂、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等)市场指向型(市场)(接近消费市场)(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成本很高)(啤酒厂、汽水厂、家具厂、印刷厂、石油加工厂、棉布厂、汽车制造厂等)动力指向型(能源)(接近能源供应地)(需要消费大量能源的工业)(钢铁厂、冶金厂、化学工厂等)劳动力指向型(劳动力成本)(接近具有廉价劳动力的地方)(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地方)(普通服装厂、电子装配厂、包带、制伞、制鞋、玩具厂等)技术指向型(知识和技术)(接近高等院校和科技发达的地区)(技术要求高的工业)(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电子电器等)5.打开知识窗《工业区位论》引导读课文1)说出工业区位论的含义2)说出工业区位论的理论内容(①工业企业要尽量布局在成本低的地点,并将运输、劳动力和集聚(分散)作为影响工业企业布局的三大因素。②假定在区域均质、资源有限分布、劳动力充足、运费确定的条件下,可分三步寻求最低成本:第一步,只考虑运输因素寻找最低运费点;第二步,分析劳动力因素并对最低运费点作出修正;第三步,分析集聚(分散)因素对前连步做出修正。③原料指数与工业区位:原料指数大于1则为原料指向型工业,应接近原料产地;若原料指数小于1则为产品指向型企业,区位应在产品消费地;如果原料指数等于1则区位可在原料产地或产品消费地。)板书设计(用案人完成)当堂作业课外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