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第3讲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课前准备】查找信息:利用网络、报刊书籍查找或者向亲戚朋友了解两三种不同类型的工业在发展过程中会带来怎样的污染?其中应包括轻重工业、传统工业和新兴工业。【课堂活动设计】第一部分:新课导入设计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学情诊断思考:象农业生产一样,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也包括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先请你结合生活体验归纳有利影响。学生思考回答。工业生产创造出巨大的社会财富,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切身感受,培养感受生活,表达生活的能力。学习目标展示投影学习目标,要求说出关键词。①朗读学习目标;②迅速说出关键词明确目标,提高学生的有意注意。第二部分:新授内容设计探究活动1:读课本“世界主要工业区与环境污染分布图”,了解环境污染区与主要工业区之间的关系,并完成分析:环境污染的分布规律与世界主要工业区的分布规律具有______性。因为人类对_______、_______的不合理利用会造成严重的__________,并直接破坏__________。[内容解析]教材重点突出了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图中几个世界工业密集地区,环境污染程度大、种类多,表达了环境污染的分布规律与世界主要工业区的分布规律具有明确的相关性可见,人类对资源和能源的不合理利用会造成酸雨等严重的工业污染,并直接破坏生态环境。探究活动2:过度开采自然资源产生的问题: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了解环境污染区与主要工业区之间的关系①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世界主要工业区与环境污染分布图”。②根据学案要求,查找信息,分析思考,填写答案(见下面)③倾听学生回答,引导同学们对回答者的观点作出正确评判。①读图,注意不同图例所表达的工业污染类型。②学生读图分析,作出回答。掌握阅图分析的方法。工业活动对地理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大量开采煤炭①破坏地表,如露天开矿会引发滑坡、崩塌等,井下采煤会形成地下采空区,导致土地塌陷;②大量的煤矸石占用土地;③矿山排水造成水土污染;④粉煤灰造成大气污染。过度开采地下水①地下水位下降,形成地下水漏斗区;②地面下沉,建筑物塌陷;③沿海地区海水入侵,地下水质恶化。[内容解析]工业生产需要大量的原料和燃料,工业的迅速发展导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加上资源不合理的开采利用,破坏了资源的再生功能,加速了资源的耗竭并引发一系列生态破坏(见表1)。以常见的采煤炭资源和地下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为例来说明,为引入后面的污染治理打下基础。针对以上问题,对资源的开发要适度合理,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速度不能超过其补给、再生和繁殖需要的时间。不可再生资源应节约利用、综合利用。探究活动3:超量排放废弃物产生的环境问题: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过度开采自然资源产生的问题①提出思考问题:以大量开采煤炭资源和过度开采地下水为例,列举资源过度利用对地理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②启发学生拓宽思路,尽可能全面地回答问题。③对学生的学习进程进行及时指导。④对交流的成果组织评议,最后给予准确评价。①小组内每一位成员先自主学习,思考教师提出的导学问题。②小组内交流,讨论。③小组组长整合每个成员的个人观点,填写比较表(表中的具体内容预先留空)。④发言人交流小组成果,其他组可提出补充意见,发言人回答其他组成员的质疑。认识对自然资源(可再生、不可再生)的不合理利用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互相启发,掌握发散思维能力并培养协作能力。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超量排放废弃物产生的环境问题①投影图1。②要求学生观察思考:图中表达了与工业污染有关的那两个方面的问题?以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为主的工厂分别是什么?哪些工厂具有两种主要污染①阅读投影图,思考问题,可以与旁边的同学小声讨论。②小组代表回答问题。③板图演示最小风频、上风地带、下风地带。要求学生掌握常见的工业企业所产生的主要污染类型,了解防治办法,学会从环境因素出发进行工业区位选择。表1[内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