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新政权课标解读:(略)学情分析:学生对抗美援朝的情况比较熟悉,但对镇压反革命和三反五反不太熟悉。知道中国有一部宪法,但对对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内容,如国体、政体等,特别是对宪法的性质、在过渡时期的作用不理解。如果课堂学生自学一段时间是必要的。重点:新政权的巩固。宪法的性质。难点:宪法的作用(尤其是课本上有关过渡时期的作用)。教学思路:立足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只起到一个主导作用,引导,启发,组织,管理;实现三个“力求”:课堂实现师、生互动,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渗透历史学习的一般方法(比如列表比较学习历史的方法自主学习探究法);培养学生以史为鉴及联系现实、学以致用的意识。教学设备及方法:投影仪和实物展示台。谈话法,诱导法,提问法,列表法,讨论法,材料分析法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抗美援朝的胜利,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2、通过了解建国初的三反和近几年来反腐昌廉力度的不断加强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的决心,从而使学生体会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高官要职,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3、通过五反运动,使学生认识到我国目前在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艰巨性,明白以后肩上的责任和义务。教学目标:本课核心的教学目标是:新政权的巩固。一、抗美援朝二、镇压反革命和三反五反三、第一部宪法的颁布上述三个巩固政权的教学目标,按区域分:国际和国内;按手段分:军事、经济、政治三种手段(22课土地改革是经济手段)。按性质分:有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性质,也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课堂操作步骤:简短的课堂导入,尽快地切入本课题目。自主学习探究阶段:屏幕打出自学目标,学生进入自主学习阶段。为课堂下一步的教学铺路架桥。第一个教学目标:抗美援朝(通过提问、诱导,步步深入)1)哪个国家对新政权构成的威胁最大?2)在哪些方面对新政权构成了威胁呢?3)美国这些做法到底想干什么?其真正地目的是什么?学生回答后,还可以继续追问:美国这些类似的做法以后包括目前,同学们还能不能再举出一些例子?4)美国为什么侵略朝鲜呢?学生看完一段电影后,问:朝鲜内战是怎么回事呢?美国这次侵略朝鲜的理由能否让人信服呢?(老师可适当补充:二战后,两个朝鲜的形成。内战是朝鲜的内政问题)5)美国及联合国军的参战使朝鲜内战的形势急转直下,学生看完求救信后,问:假设在座的都是中国领导人,该不该出兵?出兵有什么好处?不出兵会出现什么后果?(学生大致分两派,进行简短的讨论,目的是引发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和思维的灵活性。同时也从使同学深刻地认识到出兵朝鲜的必要性和抗美援朝胜利对中国的影响。)6)总结抗美援朝的意义。补充日内瓦会议以加深学生对抗美援朝的理解。第二个目标:抗美援朝的胜利,除中朝军队紧密配合,前线将士英勇善战外,我们新生政权在国内也做了大量配合工作,支援抗美援朝,巩固新政权。用心爱心专心1)学生制造表格,以加强对知识点的掌握,同时理解这些运动和抗美援朝的关系。展示学生表格。2)利用补充的材料。让学生谈一谈中共反腐倡廉的感受或体会。(目的是:使学生对三反加强建国初执政党的建设和国家政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现阶段,我们要加强党的建设,改善党的领导,才能更好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3)问:五反对现在还有没有可借鉴的地方?。从而让学生领会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必要性。第三个目标:通过一系列行动,新中国基本上解决“内忧外患”,巩固了政权。此时的新中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已不再适应新形势的作用。国家迫切需要制定一部根本大法。于是制宪便提上日程。处理方法:在引导的基础上讲授。主要目标是:1)宪法制定的背景(补充共同纲领的内容以便学生了解宪法制定的必要性)2)宪法的特点(从宪法制定的过程和内容两个方面让学生理解宪法民主精神和社会主义原则的特点)3)宪法的作用、局限(通过补充宪法的局限性,使学生理解宪法修改的必要性);4)我国民主法制的发展历程(通过补充历次修宪的内容,以增强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