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主题第五课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一、教材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是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Ⅰ•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材中的第5课,属于中国古代重大改革内容。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政权的一次封建化改革,也是落后民族被先进民族征服同化的过程。孝文帝改革在鲜卑拓拔部的发展进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对我国多民族之间的发展繁荣和中华民族的富兴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教材第一目“北魏统一北方”主要阐述改革背景。第二、三、四、五目主要讲述改革内容,第六目概括影响。其逻辑关系主要从背景入手,分析当时北魏政权统治下的社会矛盾,了解由此产生的改革措施极其内容,进一步分析改革产生的深远影响及历史意义。二、学生分析高二的文科生经过初中及高一对历史必修一及必修二的学习,大部分已进入了一个相对深入、全面了解的层次,对历史现象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但从知识结构体系上看,他们尚未建立起完整的知识网络,对特定时期的历史还缺乏整体认识。故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对课程的设计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实际,避免过难过偏。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认识到北魏统治者进行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运用制表的方式引导学生归纳孝文帝改革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习俗方面的主要内容。2、过程与方法:勾画政权变迁示意图,运用制表的方式引导学生根据材料能分析出改革内容,培养学生探究思维,归纳知识的能力。依托地图进行“迁都洛阳”的教学,体会北魏孝文帝勇于改革的决心和对先进文化的追慕之情。3、情感态度价值观:探讨改革的作用,援引学术界评价孝文帝改革的争鸣性意见,组织学生展开辩论活动。让学生了解锐意改革,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是民族文化的精髓和社会进步的灵魂;孝文帝改革和民族大融合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中华文明的进步;民族团结和民族统一是历史发展的潮流。理解五十六个民族对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贡献。本课的重、难点重点:孝文帝改革的各项措施,少数民族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难点:对改革措施的准确理解及措施的实施对中国的促进作用四、教学环境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多媒体小白板等利用多媒体展示出相关的图片及相关史料,便于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历史,继而更准确的了解历史、把握历史;老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展示与改革措施相关的历史史料,创设历史情境,适时设置问题。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通过深入的分析解读史料从而在小白板上总结归纳出正确答案。然后老师针对学生们不同答案进行纠正、补充,最后用幻灯片的形式罗列出孝文帝改革具体措施的知识结构图,同时让学生们真正的体会到孝文帝改革过程的复杂性、艰巨性,亦能使学生从中感受到此次改革的不易及其改革的意义重大。播放孝文帝的相关图片及其改革措施中的向汉人学习农耕、穿汉服等图片,在于吸引学生眼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课的兴趣,让学生以最佳状态投入到这节课的学习中去。通过展示相关史料,创设情境,设置问题,在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考能力,从而达到对本课有一个准确而又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利用幻灯片显示本课的知识结构图,给学生再一次强调本课的重难点知识。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教学环节(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创设情境导入本课展示北魏两尊骑马武士陶俑图。这两尊北魏骑马武士陶俑令我们想起北魏骑兵纵横驰骋、骁勇杀敌的战争场景。“马背上得天下”,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迅速崛起、逐鹿中原、饮马长江的普遍现象。然而,“马背上得天下”后却难“马背上治天下”。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不是偶然的历史现象,而是中国历史演进过程中的必然产物。让学生感受这位伟大的改革家北魏孝文帝以及他移风易俗的伟大改革。多媒体相关历史史料以幻灯片的形式相继展示探究新知少数民族内迁:(先让学生自主学习,了解民族的分布格局:汉族主要居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