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教学目标: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分封制的破坏,秦帝国的统一,秦朝政治机构的设置,秦朝政治制度的特征,秦代的地方政权机构体系,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秦朝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建立的历史影响。教材分析:本课以秦代政治体制和官僚系统的建立为核心内容,在整个单元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在整个模块中也有相当地位,让学生了解中国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的初建对于理解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乃至我国今天的政治体制,是十分必要的。教学方式:教师引导和组织下的学生自主学习,采取小组讨论,情景体验等方式,达到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导课: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西周并以宗法制度为依托实行分封制,树立了至高无上的权威,但是在此后近800多年的时间里,兼并战争不断,周王室威严扫地,最终出现了一位伟大的历史人物,他建立了中国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帝国。今天就让我们来回顾这段风起云涌的历史。一.从群雄争霸到国家一统大家都知道:西周末年,王室衰微,国力贫困,社会动荡不安,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公元前771年少数民族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我国历史也随之进入了东周。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代。春秋时期,周天子大权旁落只能控制都城附近的地区。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坏,各诸侯王也不再听命于周天子。为了争夺控制更多的土地人口各诸侯国之间混战不断数目逐渐减少。战国七雄逐渐登上了历史舞台。可以这样说,兼并战争是弱肉强食的游戏,导致强者更强弱者更弱,为了在这种残酷的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战国时期一些国家纷纷实行变法,加强军事和经济实力,这其中最为著用心爱心专心1名的当数秦国的商鞅变法,它使秦国的国力逐渐增强,并最终确立了雄霸天下的地位,到公元前221年,秦国已经相继消灭韩赵魏等六国,建立了空前统一的帝国,而最终完成这一伟业的就是今天我们要学到的秦王嬴政。二、秦的统一1、秦统一的历史条件秦王嬴政继位后统一的条件基本趋于成熟:一方面,从客观上讲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1那时候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各民族之间、地域之间联系日渐加强物质基础2春秋战国长期的割据战争给人民生活、社会经济带来巨大灾难民心所向3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族与周边各族接触频繁初步实现了民族融合,以华夏族为中心的民族共同体形成4长期的兼并战争使诸侯国的数目逐渐减少出现了局部统一量变过程另一方面,从主观上讲秦具备了统一的实力1商鞅变法使秦成为七个诸侯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具备了进行统一战争的条件2从策略上讲秦国广泛搜罗任用外来人才,实行了远交近攻的正确策略3从个人因素来看秦王嬴政本人具有雄才大略2、秦统一的过程:1灭六国从公元前230年开始秦发动了大规模的统一战争,短短的十年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2北击匈奴收回河套灭六国后秦始皇又命大将蒙恬发兵30万出击匈奴取得河套地区,为了抵御匈奴南下进扰,巩固北方边防秦始皇还命蒙恬主持修筑了万里长城。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绵延万里。长城的修建抵御了匈奴等游牧民族的进扰保护了中原地区经济文化的正常发展是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文明的一项宝贵遗产。另一方面长城的修建一定程度上又隔绝了中原人民与北部少数民族的往来,不利于民族融合;而且它也是统治阶级用心爱心专心2滥用民力的产物,是秦暴政的表现之一。3统一珠江流域的越族为加强对西南地区的统治灭六国后秦还派兵攻打珠江流域的越族在此过程中为解决军粮运输的困难秦始皇派大将史鹿又负责修建了灵渠(世界现存的古老人工运河之一沟通了湘水和离水连接了两大水系极大便利了中原和岭南的经济文化交流)3、秦统一的意义秦的统一,具有划时代的伟大历史意义。一方面它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称雄的战乱局面符合历史发展的要求,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它也为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各族人民的安定生活和相互交往提供了有利条件,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三、秦帝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以咸阳为都城,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