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透镜一、教学目标1、知道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2、知道透镜的光心、主光轴、焦点和焦距。3、会作透镜中三条特殊光线的光路图4、引导学生设计多种方法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并尝试对各种方法的优劣做比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二、重点难点1、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2、会作透镜三条特殊的光线三、教学过程(一)前提测评1、请学生回忆光的折射规律;光路具有性质。2、一束光线射向三棱镜经过两次,最终扩展向三棱镜的(顶角/底边)3、认真预习教材图4---11,知道透镜通常分为透镜和透镜两类,中央、边缘的叫做凸透镜;中央、边缘的叫做凹透镜。4、如教材图4—12所示,分别通过凸透镜和凹透镜,观察书上的字,你会发现:通过凸透镜所看到的物体的像是(放大/缩小)的;通过凹透镜所看到的物体的像是(放大/缩小)。5、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上下移动凸透镜,你会发观察到地面上出现了一个光斑;把凸透镜换作凹透镜正对太阳光,你会发现地面上出现一个比镜面(大得多/小得多)的光斑。说明了凸透镜对光线有作用也叫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作用,所以也叫透镜。6、请同学认真阅读教材来认识透镜的光心和主光轴、焦距。光心:一般把透镜的称为光心,用字母表示。主光轴:把通过且于透镜平面的直线称为主光轴。焦距:到的距离叫做焦距,用字母表示。(二)以学定教一、教师出示透镜让学生自行总结透镜的外形特点凸透镜:中厚边薄凹透镜:中薄边厚例题:(08湘潭)如果把一个玻璃球分割成五块,其截面如图1所示,再将这五块玻璃a、b、c、d、e哪些是凸透镜?哪些是凹透镜?二、学生总结出透镜对光线的作用,老师板书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教师作强调:会聚和发散都是折射光相对于入射光而言的例题:当小玲在观察阳光通过甲、乙两个眼镜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时发现两个眼镜形成的光斑不同,阳光通过眼镜甲形成的光斑中间较四周亮,而阳光通过乙形成的光斑中较四周暗,由此可判断眼镜甲是透镜,眼镜乙是透镜。三、让学生总结出区别透镜的方法,教师板书一摸:从透镜的外形特点着眼,通过比较透镜中央和边缘的厚薄来辨别二看:从透镜成像特点着眼,通过透镜去观察近处物体,看它是正立放大还是正立缩小的像。三照:放在阳光下形成不同的光斑,从对光线的作用入手。思考:除了这三种方法之外,我们同学还能想出其他的方法吗?教师作适当的补充,可以用“晃”等至于用哪种方法区别要视情况而定,哪种方法简单好就用哪种。例题:我们同学的近视眼镜是属于透镜;爷爷奶奶带的老花眼镜是属于透镜。四、介绍透镜的相关知识教师重点介绍三条特殊的光线我们知道用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会交于焦点。那如果将某一点光源放在焦点F处,则发散的光线通过凸透镜会以怎样的光线射出?让学生回答(根据光路的可逆性)教师:同样的材料制成凸透镜,凸得越厉害,其焦距越短,那么对光线的偏折程度越大。与凹透镜主轴平行的入射光经过凹透镜后将变成发散光线。教师强调:不是所有的光线的经过透镜都会发生偏折的,经过光心的光线是不会发生偏折的,那有多少条呢?(无数条)例题:(08辽宁省十二市)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例题:(08江苏泰州)小星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7所示。他注意到让凸透镜正对阳光,但没有仔细调节纸片与透镜的距离,在纸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时,就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L,那么,凸透镜的实际焦距A.一定小于LB.一定大于LC.可能等于L件下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五、透镜的奥秘我们知道光线射向三棱镜会偏向底边,而透镜可以看作是由多个三棱镜组合而成的,可以让学生看书上的图课堂小结:师生共同总结(三)当堂检测1、(08广西钦州)如图11所示,请画出入射光线经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2、(08四川成都)(2)如图10所示,一束单色光从空气射到玻璃三棱镜的AB面,请画出从AC面出射的折射光线。3、“用冰取火”时,首先要把冰块磨成()A.凸透镜B.凹透镜C.平面镜D.凸面镜4、.一天,小雨在百货商店里发现有一种新型手电筒,他非常感兴趣.这种手电筒的灯泡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