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课题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单元第一章学科物理年级八年级学习目标会用累积法测算一张纸的厚度,会用以直代曲法、滚轮法测算曲线的长度;会用量筒或量杯测液体或固体的体积;了解自己身上的“尺”和“表”,练习用这些“尺”和“表”进行测量,提高估测能力。重点练习使用刻度尺测量一张纸的厚度和曲线的长度。难点利用自己身上的“尺”和“表”粗略估测长度和时间。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复习刻度尺的使用方法,提出问题:如何用毫米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一张纸的厚度?如何测量地图上铁路线的长度?思考、回答,小组讨论问题。引入新课。讲授新课活动1长度的“间接”测量A、测量一张纸的厚度脉搏跳动一次时间很难准确测量——测量脉搏多次跳动时间一张纸厚度也很难准确测量——测量许多张纸的总厚度方法指导:缠绕铜丝时各圈之间不能留有空隙,否则会使测量结果偏大;也不能重叠,否则会使测量结果偏小。B、测量曲线的长度以直代曲法:用圆规把曲线分成若干段,测出每段的长度,求出总长度。教师指导,因为是曲线,所以截取时每段的长度越小越好,造成的误差越小。滚轮法:用硬币紧贴着曲线,从一段滚到另一端,记下硬币滚动圈数,根据硬币的周长,求出曲线的长度。C、测量圆、球体的直径和圆锥体的高(辅助工具法)引导学生测硬币直径、球直径及椎体的高度。教师提醒学生注意零刻度线的放置位置,三角尺的放法一边与直尺垂直,另一边与直尺垂直。活动2测形状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注意适量的水的含义:既不能太少没不住金属块,又不能太多,超过量程无法读数。量筒的使用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掌握量筒的使用方法。注意量筒测量体积时不能拿起来读数,视线与凹液面中央最低或(最高)处相平。练习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小组在教师的引导下讨论、解决问题。学生动手测量小组讨论,学生实际动手测量。圆规截取时一定注意每段之间结合要紧密,又不能重合。学生掌握这两种测量方法,实际动手操作。学生合作完成。观察图片,找出体积单位、量程和分度值。学生思考、小组讨论完成。学生理解掌培养小组合作能力。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掌握一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掌握新的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注意培养实验的严谨性。培养小组合作能力。教师指导学生:测量前先观察量筒的量程和分度值,然后才能快速测量。活动3你身上的“尺”和“表”A、你身上的“尺”(a)身高(b)拃(c)步等等两人为一组,用刻度尺测出你身体某些部位的尺寸,并填入表格中。眼睛估测物体的长度,然后用身上的“尺”测量,再用刻度尺实际测量,比较他们之间的区别,指出各自的优缺点。B、你身上的“表”引导学生完成课堂小结。多媒体出示巩固提升练习题,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握。学生动手操作。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金属块体积的测量。实际测量一拃、一步的距离,理解长度测量的意义。学生自己体验脉搏跳动的时间。学生仔细观看有趣的人体尺度,并实际动手测量验证。学生小组讨论,完成巩固提升练习题。对规则物体的体积的求法具体掌握;进一步掌握不规则物体的物体体积的求法:排水法。掌握量筒使用方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通过人体的尺度体会物理知识的趣味性。物理知识与我们息息相关。它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学生亲身体验时间的长短,从中掌握身上“表”的应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巩固本节知识。课堂小结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完成。板书1、累积法测量微小量的长度;2、以直代曲法或滚轮法测量曲线的长度;3、工具配合法测量球体、圆锥体的高度;4、用量筒测量液体和固体的体积;5、以人体的“尺”测量物体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