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10的认识》教学反思9篇《10的认识》教学反思篇1学生不是一张白纸,他们已有一定的数学经验和知识积累,特别是10的认识这一内容,大多数学生在幼儿园或在家里已接触过。因此教学中不能让学生被动汲取、模仿、记忆和反复训练,而是创设了动手时间、自主探究和合作沟通的学习环境,体现知识形成过程,体现培育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一、从动手操作让孩子理解10个一是1个十10个一是1个十是建立新旧计数单位联系的重要内容也是为孩子后续学习所需要的至关重要的内容。教学时我让孩子数小棒,边数边摆当数到9时停顿以下在摆一个,问孩子:有几根小棒?孩子很容易回答10根,这是马上指导孩子把10根小棒用皮套捆成一捆,让孩子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操作过程: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跟着教给孩子10个一是1个十,有了直观的小棒及捆小棒的过程作依托孩子很容易的理解了。而后又用计数器,知道孩子边拨珠边数数,进一步巩固满十进一的十进制关系。但从孩子的操作情况来看,孩子对数为的理解还有待提高,同时让我深深的感到孩子确实不是很聪慧,也是我信心满满的完成实验的任务而有所动摇了。二、通过实际让孩子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学生在从分得活动空间列举了很多与10有关的例子,如:10个手指、10个脚趾、10个同学站一队、一捆小棒有10根,等通过让学生距离动一动说一说数一数指导10可以表示物体的个数,指导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学生活中的数学。教学要针对学生的实际,适时调整。也就是要充分备学生,了解学生的基础,一切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才会让孩子学有所得。《10的认识》教学反思篇26-10的数学的组成是学生在学生了2-5的数的组成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已经学会通过操作学习数的分解和组成,而且绝大多数的学生在幼儿园中已经知道了2-10的组成。怎样教学这部分的内容才能使学生保持高昂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原来的基础的有所提高,同时让学生的迁移类推和归纳分析能力得到培育。首先,加强操作,把操作与思考结合起来。操作是一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基本方式,在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学生对实物、图画的深化观察和学具拼摆,引导学生亲身经历观察、操作的活动过程,让他们在活动中建立起6~10的数概念和加减法计算的知识表象。如教学8、9的组成,我让学生把8个圆片分成两部分,学生马上按摆也了一种分解。这时我让学生思考怎样才能把所有的分分法不重复、不遗漏地找出来。学生们经过思考、讨论、沟通,联系前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面学习的经验,根据一部分依次加1,另一部分依次减1的规律摆出8的组成。因为学生对摆学具找数的组成这样的操作活动已经不太感兴趣,所以我引导学生深化思考,激发学生的活动动机,让他们操作的愿望。同时在沟通讨论中全体学生都能真正参加到活动中,并在自己所参加的观察和操作活动过程发现问题、探究规律。其次,多种游戏形式记忆数的组成。数的组成是学习加减法的基础,学生能够熟练地记忆数的组成,就能够摆脱数手指、数着算等速度慢、正确率低的计算方法。在教学中,我通过问答、填空、对口令、拍手、猜拳等多种游戏帮助学生记忆数的组成。形式多样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充满了新奇感,学习就不感到枯燥乏味,并且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0的认识》教学反思篇3在《10的认识》一课中,10的组成这一环节非常重要。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对这一环节有较深的体会:一、实现了老师角色的转变。教学中,我没有盲目地去执行教材,而是对课程资源进行了制造性开发与挖掘,为学生提供了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10的组成有什么规律?怎样记更方便?学生在这开放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观察、讨论推理、沟通等活动,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数学知识与技能,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并获得了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二、诱发了学生创新的潜能学生提出的10的组成的几种记法,虽然幼稚天真,却极富个性,这是他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理解数学的最好体现。同时也让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一定的进展。《10的认识》教学反思篇410是一个特别的数,既是计数的结果又是计数单位,表示1个十,在计算中要满10进位,破10退位,因此单独安排一课时。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