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商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商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一个知识点,它是在学习了比算乘法和笔算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与旧教材相比,本知识点作了适当调整:旧教材中只讨论了商不变的规律,而新教材中却改为了商的变化规律,引导学生探讨被除数不变上随除数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和除数不变商虽被除数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这就使是这一部分知识更加系统、更加全面。教材利用学生已有的计算技能,通过计算填表,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发现商的变化规律。这部分内容渗透函数思想。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可以巩固所学的计算知识同时培育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究的良好习惯。学情分析本节课从而激起学生一探究竟的兴趣。关于商的变化规律,主要包含了商变和商不变两个内容,以前面掌握了乘法运算和除法运算为基础,从乘法变化规律入手,利用乘除法的密切关系,使学生不由自主的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想到:在除法中是否也存在着这样的变化规律?它们可能是什么?但只有猜想是不够的,要想证明猜想是否正确,就必须予以事实证明,通过对三次验证过程不同角度的指导,促使学生在理解、掌握本课知识点的同时,经历猜想——验证——结论——应用的数学讨论过程,尝试大胆合理猜想、举例加以验证的数学讨论方法。学生比较难理解被除数不变,除数和商之间的变化规律。教学目标1、通过猜想、探究引导学生发现并掌握被除数、除数和商的变化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问题。2、引导学生经历猜想验证结论应用的一般讨论过程,培育学生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育学生善于观察、勇于发现、积极探究的好习惯。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引导学生发现并理解商的变化规律。难点:正确理解被除数不变,除数和商之间的变化规律。《商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计算、观察、比较,发现商随除数(或被除数)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放手探讨商不变的规律。2、培育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和用数学语言表达数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学结论的能力。3、使学生体会数学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与兴趣。教学重点:发现规律,掌握规律教学难点:利用商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故事设疑、激发兴趣1、故事:花果山风景秀丽,气候宜人,那里住着一群猴子。有一天,猴王给小猴分桃子。猴王说:“给你6个桃子,平均分给你们3只小猴吧。”小猴一想,自己只能得到2个桃子,连连摇头说:“太少了,太少了。”猴王又说:“好吧,给你60个桃子,平均分给30只小猴,怎么样?”小猴子得寸进尺,挠挠头皮,试探地说:“大王,再多给点行不行啊?”猴王一拍桌子,显示出慷慨大度的样子:“那好吧,给你600个桃子,平均分给300只小猴,你总该满意了吧?”小猴听到猴王要给600个桃子,快乐地笑了,猴王也笑了。2、师:谁是聪慧的一笑?为什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生:猴王的笑是聪慧的一笑,不管增加多少,每只小猴得到的都是2个桃子。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呀?”二、探究新知、激发冲突1、口算竞赛,并进行分类(请在老师喊开始后,想出得数的同学就可以直接在座位上回答。)(1)出示口算卡片:6÷3=60÷30=120÷60600÷300=200÷2=200÷20=200÷40=16÷4=160÷4=1600÷4=生:快速抢答后把这六道算式进行分类。(指名板演师帮忙调整)再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分?【设计意图:通过算式分类,使学生便于观察比较,从中发现商的变化规律。】(2)指导学生观察比较除数不变的一组算式,发现、归纳除数不变时,商的变化规律。16÷4=160÷4=1600÷4=师:我们先来观察这一组中的三道算式,它们的除数不变(标上“不变”),那被除数和商怎么变的,有什么规律吗?和同桌说一说。生:反馈。(师注意引导学生法律规范的说,并用彩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笔标出变化过程。)师:谁能把我们从上往下观察到的规律用一句话说一说。生:除数不变,被除数乘几,商也乘几。师:你真聪慧,那么在这句话中,前后两个几是怎样的数?生:相同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