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后暨博士生论坛】《理想国》正义生活的建构及内在缺陷肖红春。[摘要)《理想国》作为一部伟大的哲学著作,其对正义问题的探索具有开拓性的意义。《理想国》这部著作在正义问题的背后还存在一个隐形目标,即纯粹正义生活的建立。纯粹正义生活是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由三种不同身份和职业的人们构成,彼此之间的关系简单而纯粹、同质而和谐。这一生活方式被柏拉图建立在“自然”和“知识”这一对范畴的基础上。“自然”和“知识”概念赋予这一生活纯粹性和正义性——在自然禀赋的基础上,纯粹正义生活中的身份和职业区分得以可能;在知识的指导下。纯粹正义生活的合理性和可欲性得到保证。通过这对概念,苏格拉底表明纯粹正义生活的可能性和有效性。然而也正是“知识”和“自然”这对概念之间的不一致性暴露了《理想国》中纯粹正义生活的局限。自然概念受到哲学家的过多干预无法保证其作用的发挥,知识概念更是无法保证一种言辞中的生活具有现实性。[关键词]理想国自然知识纯粹正义生活[中图分类号)B82—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1539(2010)05—0143—06在某种程度上,“纯粹正义生活”这一概念是不成熟甚至是容易引起误解的,因为纯粹正义生活或纯粹正义不是柏拉图文本中直接使用的概念。柏拉图从未明确将他在《理想国》中设计的理想城邦称为一种纯粹的正义或纯粹正义生活。“纯粹”一词在形式上更像是一个康德式的概念,表明一种不源于经验却能与经验交涉的状态,但这一状态正与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所设想的正义生活相符合,他的正义生活不能以现实的经验存在尤其是以习俗为指导原则,却能在经验生活中取得人们的赞同,也即最后仍然需要在现实中实现。用“纯粹正义生活”这一概念指代柏拉图所设计的正义生活,旨在凸显以下三个方面的意义:1.纯粹正义生活是一种完美的生活(perfectlife),这种生活在现实形态上没有更高的完美形态,除了理念本身;2.纯粹正义生活是一种绝对的生活(absolutelife),这种生活排除一切现有经验世界的干涉,在自身的生活方式中就存在着人们值得追求的原因;3.纯粹正义生活还是一种简单生活(simplelife),这种生活排除了由于外在因素引起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之外,还具有同质性或单一性、持久性的特点。一、纯粹正义生活的内容根据苏格拉底的设想,纯粹正义生活由两个不同却相似的层次构成。首先,纯粹正义生活作为一种比较容易观察、直观为我们所看到的生活方式,表现为一种公共生活,这种公共生活是以城邦为舞台展开的,本质上就是一种能够被称为正义的城邦生活。其次,纯粹正义生活表现为一种个体内在的存在状态或生活方式。苏格拉底认为两种生活都属于纯粹正义生活,只不过大小不同,犹如大小字的区别,只不过城邦正义生活这个大字更容易被我们观察到而已。“那么也许在大的东西里面有较多的正义,也就更容易理解。如果你愿意的话,让我们先探讨在城邦里正义是什么,然后在个别人身上*作者简介:肖红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博士生(北京100872)。143万方数据2010年第5期兰转知交J∥考察他,这叫由小见大。”(338E)①纯粹正义生活首先是一种城邦生活,因为正义和城邦是密不可分的,公共生活是正义存在和生长的土壤。“如果我们能想象一个城邦的成长,我们也就能看到那里正义和不正义的成长。”(369A)而一种城邦生活如果能够被称为是一种纯粹正义的生活,一个首要的条件就是必须有一条清晰的原则在指导这种生活,这一原则处在城邦生活的最高处,通过制定法律和各种习惯来协调城邦生活的各个部分,协调各种关系,以便使城邦生活有秩序地、和谐地运营下去。城邦生活是一种不同身t9的人根据需要结合起来的生活,因此职业的区分是这种生活的根本,“一人单搞一种手艺好”、“每个人在恰当的时候干适合他性格的工作,放弃其他的事情,专搞一行”(370B—C),就是这种最基本的原则。我们町以将这一原则简约为“一人一事原则”,这一原则后来稍微修改就被作为正义定义来使用,因此也是正义原则。根据一人一事原则规划后的城邦生活将由三个不同部分或阶层组成,包括护卫者(统治者和战士)和手工艺者。这三个部分根据自己掌握的技能在城邦中各自担任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