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4.3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同步测试1/92018-2019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4.3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同步测试一、单选题1.下列不利于聚落形成的是()A.高山、荒漠B.肥沃的平原C.丰富的资源D.便利的交通2.下列人类活动有利于保护文化遗产的是()A.在文峰山上魏碑上刻写“某某于某时到此一游”B.南山风景区提倡登山游客自捡垃圾C.在传统民居区修建高大的现代建筑物D.商贩在李清照故居设置饮食、烧烤摊点3.居民与当地自然环境关系密切.图中四幅图中反映黄土高原民居建筑风格的是()A.B.C.D.4.下列描述的区域中,不利于聚落形成发展的是()A.水陆交通便利的河口地区B.土壤肥沃的平原地区C.空气清新的山地丘陵地区D.自然资源丰富的矿山地区5.下列四地中,年降水量最少的是()A.B.C.D.6.“厚墙加小窗,防晒又凉快”的民居主要分布在()A.南亚温暖湿润地区B.西亚热带沙漠地区C.北亚寒冷干燥地区D.东亚夏季多雨地区7.墙体相对单薄,门窗开得较大并建有完备的排水系统,这种民居建筑主要分布在A.湿热地区B.寒冷地区C.半干旱地区D.干旱地区2018-2019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4.3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同步测试2/98.下面民居建筑特色反映的自然环境是()A.炎热干旱的沙漠B.终年严寒的地区C.炎热多雨的气候D.地势高峻的高原9.屋顶比较平,是因为()A.气温较低B.气温较高C.降水丰富D.降水贫乏10.下列民居与其地理环境特征组合正确的是()A.西双版纳竹楼——炎热干燥B.北方土墙平顶——降水充沛C.南方砖墙斜顶——降水稀少D.西北房屋墙壁厚——冬季寒冷11.反映黄土高原传统民居景观的是()A.B.C.D.12.读下列景观图,江南民居的屋顶比新疆民居的要尖一些,这是因为()A.气温高B.降水多C.风沙大D.昼夜温差大二、填空题13.________聚落和________聚落是两种基本的聚落类型。14.读下图中四幅图回答问题。2018-2019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4.3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同步测试3/9(1)在A图中,该地区的耕地类型以________为主,水乡地区农村的重要运输工具是________。(2)在B图中,该建筑物的名称是________,这种建筑主要分布在________。(3)在C图中,该地区建筑房屋[炕]从气候考虑,要注意________。(4)在D图中,该地区人们居住的设施叫________,主要为了适应传统的________(放牧方式)生活。15.乡村民居大多依山傍水沿________、山麓或________分布。16.聚落是人们聚居和生活的场所,________和________是两种基本的聚落类型.17.________和________是聚落两种基本类型.三、综合题18.读我国南方某区域景观图,完成下列各题。(1)从形态看,图示区域的聚落为________。(2)试分析河流对该聚落形成所产生的影响。19.读图1,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所示为________聚落,乙图所示为________聚落..(2)据丙图中信息分析,A、B、C三处聚落选址的共同地形因素是________(3)A、B、C三处最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4)家住A地的丽丽说:“从我家出发向东北再向南再向东北就到我的学校了.”请你根据丽丽的描述,在图2中画出指向标.(5)丽丽班上准备组织一次登山活动,为了安全,老师拿出一张等高线地图(图3).老师强调“我们今天所登的山比较高,而且还有一个陡崖,很危险,提醒大家上山时一定要注意安全.”试判断:同学们所登的山的最高峰海拔应大于________米小于________米;①②③④中为山脊的是________2018-2019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4.3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同步测试4/920.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聚落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大类。(2)图中A、B、C三处聚落都属于________聚落。三处聚落的选址从交通因素分析共同点是________。(3)A、B、C三处最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4)从上题分析来看,先有城市聚落还是先有乡村聚落?(5)C聚落附近森林资源丰富,如果C处建立一造纸厂是否合理?为什么?四、选择题21.世界上的人们居住在不同的地方,有些人住在乡村,有些人住在城市.我们把这些集中居住地﹣﹣﹣乡村和城市统称为聚落.读图完成后面小题:(1)下列关于聚落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