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鬯垫塑兰l堑壁!唑笙!旦蔓!鲞笙!塑!!也!苎旦皇竺ii嬖苎璺!也生!!丛!竺!!!坚:!!!!!盟!:i·22l·临床研究·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并阵发性房扑房颤患者起搏器安置术后应用胺碘酮的疗效观察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内科(03000])李瑾李胜建肖传实山西医科大学2002级研究生张慧萍R舛病态窦房结综和征(以下简称病窦综合征)合并阵发性房扑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属于心动过缓一心动过速综合征(简称慢一快综合征1。临床上需同时治疗心动过缓及心动过速.这就需要在起搏器治疗缓慢心律失常的基础上.再应用药物控制快速心律失常,从而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我们对病窦综和征合并阵发性房扑房颤患者.安置永久人丁心脏起搏器后服用胺碘酮控制阵发性房扑房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收集我科2090年4月至2003年6月因病窦综和征合并阵发性房扑房颤而安置起搏器的患者56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14例.年龄48—79岁.平均(64±10)岁,病程0.6~25年,平均(6±3)年。起搏器植入后时间1~28个月.平均(12±4)个月。其中VVI型37例,DDD型19例。所选病例均经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证实有阵发性房扑房颤或阵发性房颤发作.常规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及胸片.超声心动图等。严重肺部疾病。肝肾功能异常,甲状腺功能异常者除外。I2研究方法:所选病例治疗前均停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至少5个半衰期.根据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推荐抗心律失常治疗建议[1],口服胺碘酮负荷量为0.2g,每日3次,服用7d;之后减为0.2g,每日2次,服用7d;维持量为0.2g,每日1次,连续服用3个月。根据治疗反应酌情增减.显效者可继续减至o.1s/d,4周后减为0.1跗.服5d,停2do减量过程中若复发则增加至最小有效剂量,无效病例可加用卡维地洛或小剂量B一受体阻断剂,若仍无效则停药。定期随访包括临床症状、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及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胸片、超声心动图等。1.3疗效判断:显效为阵发性房扑房颤消失或偶尔发作(不超过1次/月),有效为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减少60%以上,否则为无效。I4统计学方法:数据以;招表示+采用f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临床疗效:显效27例,占482%;有效21例,占37.5%;无效8例,占143%;显效+有效48倒,占857%。随访时间2.1~26个月,显效+有效为总有效病例.共48例,其中9例(161%)在维持量给药时复发,增量至0.4圳后成为有效。无效8例(14.3%).均为vvI型起搏器,加用小剂量卡维地洛或B一受体阻断剂.若仍无效则停药。3个月后复查动态心电图显示,治疗前自身心律所占时间57—12.8h/d.平均(8.3±3.2)ldd:治疗后自身心律所占时间O一7.9h/d,平均(3.7±2.4)h/d。与治疗前自身心律所占时间相比差异有最著性(心0.01)。2.2不良反应:有2例在随访过程中出现转氨酶轻度增高.2例出现促甲状腺素(TSH)轻度增高.1例出现皮肤瘙痒.经调整剂量后症状消失。3讨论慢一快综合征是指心动过缀与房性快速心律失常交替发作,临床上常见病赛综合征并阵发性房扑房颤。治疗上在安置心脏起搏器后,绝大多数患者仍需要药物治疗,以控制或减少房扑房颤的发作,缓解临床症状,尤其是安置单腔起搏器的患者。本研究表明:胺碘酮与起搏器联合治疗病窦综合征并阵发性房扑房颤总有效率达85.7%,其中显效占48.2%.有效占37.5%,当剂量减至0.1g/d,每周5d服药,仍能保持良好的治疗作用。复发病例若增加胺碘酮剂量则成为有效,表明阵发性房扑房颤的有效控制与胺碘酮的剂量有关.但剂量应控制在<0.4洲。当需要量>0.4洲,而加用小剂量卡维地洛或B一受体阻断剂叉无效时,考虑到二者合用的副作用则停药。另外,双腔起搏器为生理性起搏模式,保证了房室的顺序收缩.对于病窦综合征并阵发性房扑房颤患者,不仅可以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防止心室重构导致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还有预防和减少房扑房颤发作的作用[2]。本组病例中,19例安置双腔起搏器后加用胺碘酮治疗均有效,而37例由于经济原因安置单腔起搏器的患者,其中8例无效。也说明双腔起搏方式对阵发性房扑房颤有治疗作用。在治疗过程中动态心电圉显示.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