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广播电视大学2014年1月期末考试1。文献记载伏羲的主要贡献有:ABCA.始作八卦,创造书契。B.结网罟,教民渔猎。C.养牺牲以充庖厨。D.尝百草,播五谷。2。马家窑类型彩陶:ABA.贮藏器瓮、罐逐渐增多.B.多采用曲线构图。C.非常盛行锯齿纹。D.鸟形壶开始出现。3。丝绸之路:ABCA.因张骞出使西域而开辟。B.是横跨亚欧大陆的商旅之路和文化交流之路。C.沿线重要都市都有不少胡商.D.基本走向奠定于隋唐时期.4•丝路重镇张掖:BCDA.是前凉、后凉、南凉、北凉都城.B.隋代已成为国际商业大都市。C.元代为甘肃行省省会。D.有保存完整的西夏大佛寺。5•甘肃境内的明长城:ABDA.大部分是1522年以后修起来的。B.主干线西起嘉峪关.C.在金塔县至敦煌的长城史称“令居塞"。D.在甘肃境内足有2000公里。6。麦积山石窟:ABCDA.在北魏时期已发展成为一个繁荣昌盛的佛教艺术胜地.B.现存造像中以北朝造像原作居多。C.被誉为“东方雕塑陈列馆”.D.洞窟多为佛殿式而无中心柱窟。7。莫高窟壁画中:ABCDA.绘制的内容以佛教题材为主.B.有因缘故事画、佛传故事画。C.早期壁画流行说法图。D.本生故事画内容丰富、题材多样,堪称艺术精品。8。河陇学术人物中:ABA.王符是东汉后期一位杰出的思想家。B.皇甫谧《针灸甲乙经》是我国针灸医学史上不朽的经典巨著C.王符《潜夫论》提出“中和之气”是万物的本源。D.张澍“精通天文地舆之学”9。敦煌藏经洞文献:ABCA.大约百分之九十是佛教文献.B.保存的诗歌数量很多,价值很高。C.保存了有关摩尼教、景教文献。D.保存了大量元、明时期的公私文书.10。环县道情皮影:ABDA.是道情与皮影相互结合的产物。B.表演特点是唱念做打,一人包揽。C.人物造型风格粗犷浑厚,粗中见细,名曰“寸线”•D.传统表演分为大本戏、小本戏和神戏。1.临夏砖雕有什么特点?临夏砖雕表现的题材内容广泛,可分自然景物、社会生活及富有民族特色的装饰纹样等几类。其砖雕的图案主要有吉祥纹样和吉祥主题。常见的吉祥纹样有:代表尊贵的龙纹、凤纹图案;代表威严的狮虎图案;代表静土的莲花纹图案;代表富贵的牡丹纹图案;代表祥和的祥云纹图案。经常制作的吉祥主题有松鹤延年图、五福捧寿图、石榴双喜图、碧波荷花图、富贵寿考图案等。在发展过程中,临夏砖雕吸收了木雕、石雕、玉雕等雕刻艺术的手法,同时注意将传统国画、书法、印章、诗文的艺术表达形式与砖雕手法融会贯通起来,形成多元性的艺术特征,既保留着特有材料所呈现的质朴和简约,又呈现出多样化的艺术特征。临夏砖雕多为仿木结构,采用镂空和雕刻相结合,并融入高浮雕的手法来展现画面意境。画面层次分明,具有立体感•一幅砖雕往往由三四层图案构成,重重叠叠,里外呼应,浑然一体。总之,临夏砖雕汇集了多门艺术的技法,融汇多民族的文化,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民族特色2.半山类型彩陶有哪些特点?半山类型的陶器以红陶为主。大型贮藏器壶、瓮、罐等成为半山类型彩陶的主要器型•鸟形壶开始出现,后期有所增多。半山类型的彩陶,达到了彩陶艺术的鼎盛时期•彩陶色彩鲜艳亮丽,图案繁缛。纹饰以旋纹、锯齿纹、葫芦形网纹、菱格纹为主•还有圆形纹、叶形纹、贝形纹、神人纹等,其中非常盛行的锯齿纹是半山类型彩陶的一个最主要特征。彩陶纹饰一般装饰于陶器上腹。半山晚期,旋纹、锯齿纹逐渐消失,旋纹演变为四大圆圈纹。旋纹、锯齿纹的消失,是半山类型结束的标志,也是彩陶文化由繁盛走向衰落的一个重要标志。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丝绸之路对沿途生产力的提高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丝绸之路推动了东西方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贸易,大大促进了东西方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繁荣.以丝绸为引领,中国古代文明对西方的贡献应首推生产技术的输入。如,冶铁炼钢、水利灌溉技术、先进的农耕经验等通过丝绸之路的传播,使沿途各绿州国的农业生产力得到较大发展.随着贸易的发展,中国大批商人、工匠前往西方,把许多先进生产技术和文化沿着丝绸之路传播到西方,如天文、历法、造纸术和雕版印刷术等。西方一些物产和珍禽异兽通过丝路贸易也传入中国。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一些中原没有的物种,其中以葡萄、苜蓿最为知名,此外还有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