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5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第43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的操作与比较,使学生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数与数之间的大小关系。2.引导学生进行估量,培育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表达能力,进一步培育学生的数感。3.通过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进展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数与数之间的大小关系。教学难点:弄清“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词语间的差别,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词语来描述数的大小关系。教学准备:课件,篮球、排球、网球各一个,小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一)情境创设。1.老师拿出三个球:篮球、排球、网球摆在讲台上,让学生观察:2.哪个球最大?哪个球最小?哪两个球大小比较接近?3.你会填词成句吗?课件出示:(1)篮球比网球大()。(2)篮球比排球大()。引导学生得出:大一些和大得多4.反过来说我们还可以怎么说?引导学生得出:小一些和小得多。(二)点明课题。师:球的大小我们是可以通过观察比出来的,我们在生活中常常会进行比较,这节课我们就比较两个数的多与少。二、探究新知,具体感知(一)师生合作:认识多得多、多一些。1.课件呈现黄球的瓶子:让学生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黄球。(10个)2.呈现蓝球的瓶子。(1)让学生猜一猜:蓝球大约有多少个,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猜的。引导学生可以用10个黄色球为标准。(2)课件演示:带着学生一起数出蓝球:一个一个地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数。(15个)3.呈现红球的瓶子。(1)让学生估一估:红球大概有多少个。(2)学生说说自己估量的结果与方法。可能会出现以10个或15个为标准进行估量的。(3)师生一起数红球:10个10个地数。(58个)4.观察比较。(1)提出问题:哪种球最多?哪种球最少?你是怎么比较的?引导学生说出:58>15>10。(2)老师质疑:①从刚才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知道:红球比黄球多,蓝球也比黄球多(板书:红球比黄球多,蓝球比黄球多)。让学生齐读一遍。问问学生读好之后有没有什么想法?假如没有学生提出,老师提出质疑:那你们想一想:假如我们只用一个“多”字来描述,你觉得合适吗?为什么?②小组讨论、沟通、汇报。引导学生去发现,可能学生会说出:红球比黄球多很多,而蓝球比黄球只多几个;或者红球与黄球相差的要比蓝球与黄球相差要大得多,假如都只用一个“多”字,描述得不准确。(3)引发思考:那我们能不能想个办法,将这两种“多”加以区分,让这两句话描述得更准确些呢?引导学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生在第一句话后面加上“得多”,在第二句话后面加上“一些”。5.应用验证:①老师将板书补充完整,让学生齐读一遍,这时,再让学生说一说:加了这两个字有没有好处?有什么好处?②假如我们把里面的红球与蓝球比呢?我们可以说成红球比蓝球多()。(二)自主探究:认识少得多与少一些。1.填一填:(课件直接呈现)①黄球比蓝球();②黄球比红球();2.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填?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老师加以引导。3.那假如是蓝球与红球相比呢?我们应该怎么说?为什么?三、提炼新知,建构模型1.老师:那你们认为:什么时候该用“多得多或少得多”?什么时候用“多一些或少一些”呢?2.让学生自由发言,老师适当给予帮助,适时提炼。让学生明白:这个要根据实际情况,假如两个数相差较大时,就用“多得多”或“少得多”;两个数相差不大时,就用“多一些”或“少一些”。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四、实际操练,应用感知(一)反馈练习。1.说一说:呈现P43页的“做一做”。让学生用“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来说一句话。先同桌互相说一说,再请代表说一说。2.判一判:P45页的第4题。让学生直接在书上画“√”。做好后,老师请学生汇报,同桌互相检查正误。(二)数学游戏。1.课件呈现P45的数学游戏,老师说明游戏规则:2.老师带着一名学生先示范一次,老师拿67跟小棒让学生猜。可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