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希仁《计算机同网络》第四版复习练习每章一套共九套※<习题一>第1章概述习题一一、选择题1.以下不属于协议组成要素的是()。A.语法B.语义C.时序D.字符2.一座大楼内的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属于()。A.PANB.LANC.MAND.WAN3.完成路径选择功能是在OSI模型的()。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传输层4.完成服务点寻址功能是在OSI模型的()。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传输层5.在同一个信道上的同一时刻,能够进行双向数据传输的通信方式是()。A.单工B.半双工C.全双工D.上述三种均不是6.TCP/IP体系结构中的TCP和IP所提供的服务分别为()。A.链路层服务和互连网层服务B.互连网层层服务和传输层服务C.传输层服务和应用层服务D.传输层服务和互连网层层服务7.用于网络互连的设备一般采用()。A.中继器B.交换机C.路由器D.网关8.IP协议提供的服务是()。A.可靠服务B.有确认的服务C.不可靠无连接数据报服务D.以上都不对9.ATM模式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技术的优点。A.电路交换B.报文交换C.电路交换与报文交换D.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10.数据链路层的数据单位称为()。A.比特B.字节C.帧D.分组11.在OSI参考模型中,实现端到端的应答、分组排序和流量控制功能的协议层是()。A.数据链路层B.网络层C.传输层D.会话层12.在ISO的OSI模型中,提供流量控制功能的层是(1);提供建立、维护和拆除端到端连接的层是(2)。为数据分组提供在网络中路由功能的是(3);传输层提供(4)的数据传输;为网络层实体提供数据发送、接收功能和过程的是(5)。(1)A.1、2、3层B.2、3、4层C.3、4、5层D.4、5、6层(2)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会话层D.传输层(3)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传输层(4)A.主机之间B.网络之间C.数据链路之间D.物理链路之间(5)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传输层13.在OSI参考模型中,物理层的功能是(1)。对等实体在一次交互作用中传输的信息单位称为(2),它包括(3)两部分。上下邻层实体之间的接口称为服务访问点(SAP),网络层的服务访问点也称为(4)。(1)A.建立和释放连接B.透明地传输比特流C.在物理实体间传送数据帧D.发送和接收用户数据(2)A.接口数据单元B.服务数据单元C.协议数据单元D.交互数据单元(3)A.控制信息和用户数据B.接口信息和用户数据C.接口信息和控制信息D.控制信息和校验信息(4)A.用户地址B.网络地址C.端口地址D.网卡地址14.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和分布系统中互相通信的(1)间交换信息时必须遵守的规则的集合。协议的关键成分中,(2)是数据和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3)是用于协调和进行差错处理的控制信息;时序是对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而网络体系结构则是(4)。(1)A.相邻层实体B.同等层实体C.同一层实体D.不同层实体(2)A.语义实体B.语法C.服务D.词法(3)A.语义B.差错控制C.协议D.协同控制(4)A.网络各层及层中协议的集合B.网络各层协议及其具体描述C.网络层间接口及其具体描述D.网络各层、层中协议和层间接口的集合二、练习题15.在OSI的第几层分别处理下面的问题?(1)将待传输的比特流组帧;(2)决定使用哪条路径通过子网;(3)传输线上的位流信号同步;(4)两端用户间传输文件。16.说出使用分层协议的两个理由。17.数据链路层上交换的单元称为帧,网络层上交换的单元称为分组,那么是帧封装分组还是分组封装帧?18.列出OSI参考模型和TCP/IP参考模型的主要相同点和不同点。19.Internet和internet有何区别?20.一个系统的协议结构有N层,应用程序产生M字节长的报文,网络软件在每层都加上h字节长的协议头,那么网络带宽中有多大的比率用于协议头的传输?21.在TCP/IP协议簇中,IP、TCP、UDP各提供什么样的服务?22.一个长度为2km的点到点链路,对于一个长度为100B的数据,传输速度为多大时传播时延等于发送时延?电磁波在媒体上传播的速度是2×108m/s。23.在一个yMb/s的链路上传输xKB的数据需要花费多长时间?用x与y的比率形式给出答案。24.在1Gb/s的链路上1b有多“宽”?假设传播速度为2.3×108m/s,在铜线上1b有多长?25.如图113所示,主机A和主机B通过10Mb/s链路连接到交换机S上,每条链路的传播时延是20μs,S是一个存储式设备,它收到一个分组50μs后再将其转发,问从A到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