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染的丰碑汪浙成道光二十一年(1841),英军麇集战舰29艘猛攻定海,镇海总兵葛云飞、寿春镇总兵王钖朋、处州镇总兵郑国鸿率官兵血战6天,先后为国捐躯,史称“抗英三总兵”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写作思路第一部分:1-3交代竹山门重要的地理位置,引出下文。第二部分:4-15具体叙述第二次定海战役的经过,突出描写定海总兵葛云飞的英勇行为。第三部分:16、17总结第二次定海战役,赞颂葛云飞及将士们英勇报国的精神,强调定海保卫战竹山门的意义。描写竹山门壮丽景色有何的作用。(文2段)与下文写定海遭受英国侵略军的侵略形成对比。也表明我们祖国有着美丽的大好河山,不容外国侵略者践踏,为下文写定海军民共同抵御侵略表现出来的英雄气概作铺垫。葛云飞奔赴前线阵前誓师忍饥守城共饮参汤亲自开炮壮烈牺牲课文描绘了定海总兵葛云飞身先士卒,浴血奋战,壮烈殉国的英雄壮举,表现了葛云飞以及定海军民保家卫国、英勇无畏的爱国精神。忠勇仁义勇勇写作特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刻画人物。例如:文15段中对葛云飞奋勇杀敌的精彩描写。读完之后令人血脉喷张,心潮澎湃,葛云飞的坚强不屈、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得到了充分体现。感悟课文结尾“竹山门啊,你是耸立在我国近代史上一座血染的丰碑!”蕴含的情感葛云飞、王锡朋、郑国鸿的鸦片战争中,率部在定海英勇抗击英军进犯的三位爱国将领。1841年8月30日,葛云飞正在定海城北住宅内为即将撤离定海的王锡朋、郑国鸿饯行,突然接到英国侵略军攻占厦门、继续北犯的报告,王锡朋、郑国鸿两总兵当场表示仍然留在定海协助防守,并要求到最危险的土城驻防。葛云飞十分感激两位总兵的支持,他说:“我是守土之官,理应到最危险的地方,土城由我防守,请两位总兵驻守城内,以为后援”。接着三总兵各整队伍,准备迎战,并飞书向镇海大营报告敌情,要求增拨炮台和大炮,以增强土城的火力,扼守晓峰岭间道等。葛云飞、王锡朋、郑国鸿的鸦片战争中,率部在定海英勇抗击英军进犯的三位爱国将领。1841年8月30日,葛云飞正在定海城北住宅内为即将撤离定海的王锡朋、郑国鸿饯行,突然接到英国侵略军攻占厦门、继续北犯的报告,王锡朋、郑国鸿两总兵当场表示仍然留在定海协助防守,并要求到最危险的土城驻防。葛云飞十分感激两位总兵的支持,他说:“我是守土之官,理应到最危险的地方,土城由我防守,请两位总兵驻守城内,以为后援”。接着三总兵各整队伍,准备迎战,并飞书向镇海大营报告敌情,要求增拨炮台和大炮,以增强土城的火力,扼守晓峰岭间道等。钦差大臣裕谦对严重的形势估计不足,认为定海防卫布置很周密了,没有同意葛云飞的的要求。9月27日凌晨三四点钟,英国侵略军乘天黑窜入小竹山,开炮直逼土城,企图突破土城的防线。葛云飞考虑到敌兵若登陆拼杀,热必强弱不敌。于是飞书向镇海大营告急,请火速派遣援军。但掌握重兵的浙江提督余步云贪生怕死,早已安下拥兵自重的念头,骄横无理地对求援者说:“小题何须大作,抑故意张大其辞,为他日论功是不是?你去告诉葛云飞,必须死守、不要再希望援军,如果定海失守,惟葛云飞是问。”钦差大臣裕谦对严重的形势估计不足,认为定海防卫布置很周密了,没有同意葛云飞的的要求。9月27日凌晨三四点钟,英国侵略军乘天黑窜入小竹山,开炮直逼土城,企图突破土城的防线。葛云飞考虑到敌兵若登陆拼杀,热必强弱不敌。于是飞书向镇海大营告急,请火速派遣援军。但掌握重兵的浙江提督余步云贪生怕死,早已安下拥兵自重的念头,骄横无理地对求援者说:“小题何须大作,抑故意张大其辞,为他日论功是不是?你去告诉葛云飞,必须死守、不要再希望援军,如果定海失守,惟葛云飞是问。”葛云飞对此深感愤怒,和另外二位总兵定下了“我在城在、城亡我亡”的誓言,忍着愤怒鼓舞将士说:“我们定海守军连打胜仗,杀死很多敌人,可以说,忠勇无比,希望大家更加奋勇杀敌。”将士听后群情激奋,经过六天六夜的激战,打退英军进攻十余次,打坏五奎山上侵略军帐房五顶,消灭英军多名。英军调兵遣将,把驻扎在鼓浪屿等地的英军也调来与定海守军作战,使舰船增加到二十九艘,兵力在四千以上。三总兵身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