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供求曲线及其基本概念第一节:需求曲线第二节:供给曲线第三节: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第四节:基本概念第五节:弹性SDSD生产要素市场企业(生产者)公众(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对产品的供给对生产要素的供给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产品市场第一节:需求曲线•商品需求的概念•需求函数•需求表和需求曲线需求•一种商品的需求: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且能够购买到的该商品的数量。需求表:•需求表:是一张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和与各种价格相对应的需求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价格—数量组合价格(元)需求量(单位数)ABCDEFG1234567700600500400300200100表2—1某商品的需求表需求曲线DemandCurve•需求曲线:•需求函数的几何表示•注意:横坐标与纵坐标的含义。PQ某商品的需求曲线•G•F100200761700•A0pQdPQ非线形的需求曲线)(PfQd需求定理demand’slaw•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条件下(ceterisparibus),表示需求量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反方向关系。需求定理的例外•炫耀性消费•买涨不买落•价格-质量一致性消费•吉芬商品需求函数•需求量与决定它的各种变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321XXXfQd案例研究:具有正斜率的需求曲线•需求定律表明一种产品的价格提高,人们对它的购买量会减少。出版商马克先生发行了1000份投资报告,每份售价10美元,仅售出了一小部分。马克先生决定将这份报告重新编制成特殊的行政报告,并且当作稀缺商品将每份价格提高到100美元。令人惊异的是出版商销售出了所有报告。难道马克先生发现了需求规律的漏洞了吗?•出版商马克也许了解他所面对的市场,但他的经济学还需要重温.为了理解实际发生的情况,我们来看需求曲线的原理。图1表明在马克出版投资报告这个事例中,商品X的需求曲线图,该图反映了需求定律:当价格提高时,需求量下降。最重要的是,在建立向下倾斜的曲线时用到了几个关键的假设,经济学家将这些假设称为“当其他情况不变时”(ceterisparibus)。这些假设包括:收入、偏好、商品无差异等。具有正斜率的需求曲线(CONT)数量价格OO价格数量1010100DDD*具有正斜率的需求曲线(CONT)•第三个假设就是疑问出现的地方。出版商没有改变这份投资报告本身的内容(仍然是同一篇报告),他只是进行广告促销,将报告改称为惟一的“行政”报告,从而改变了商品外在的东西。因此,购买者认为这份“行政”报告与早期出版的那份报告不同,并且新报告比原来的好。,马克这个市场天才创造了一条新的需求曲线,大体上位于原来那份报告的需求曲线的右边,因此这份“新”的报告在每一价格水平上售出的数量更多,这点可以从图2中看出。•然而,马克先生富有创造力的措施没有否定需求定律。我敢大胆地预测,如果出版商马克先生使用同样的广告手段,但每份报告定价200美元,那么他获得的回报会少于每份定价100美元时的回报。具有正斜率的需求曲线(CONT)•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该问题不违背需求定律,而是充分利用了需求的所有方面。广告有三个目的(Miller,1994:568-569):•1、需求向外移动(通常靠吸引一群新的消费者);•2、使需求更缺乏弹性(改变消费者的认知,致使消费者获悉的产品替代品更少);•3、改变需求,使产品有差异并且质量更好(新的产品)具有正斜率的需求曲线(CONT)•有些产品对像马克这样的市场人的行为不敏感。那些几乎没有什么差异的、具有较低的利润边际的和对消费者来说是必需的商品(例如农产品),就不能对这种广告行为产生强烈的反应。但拥有很高的产品差异度、品牌忠诚度和高利润的商品的制造者(例如香水和服装的生产者)就很可能利用这种消费者中心主义现象。例如,消费者无法抵制最流行的香水价格的实际增加。这种产品的需求也许是高度缺乏价格弹性的,这允许生产者在一段时间内获得超额利润,其他生产者也许不这么幸运。市场永远是不可预测的。•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是有多种因素决定的商品本身的价格:P消费者的收入水平:Y相关商品的价格:PR消费者的偏好:A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预期:π严格的需求函数:Qd=Qd(P,PR,π,A,Y)假定其他因素都保持不变。将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