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第二章 食品的消化与吸收VIP免费

第二章 食品的消化与吸收_第1页
1/18
第二章 食品的消化与吸收_第2页
2/18
第二章 食品的消化与吸收_第3页
3/18
第二章食品的消化与吸收第一节消化系统概况第二节食品的消化第三节吸收消化:食品在消化道内的分解过程称为消化。消化形式:靠消化液及其消化酶的作用,把食品中的大分子物质分解成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化学性消化;靠消化道运动把大块物质磨碎,并使之与消化液充分混合的过程——物理性消化。吸收:食品经过消化后,透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一、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道和消化腺见P14图2-1二、消化道活动特点1、兴奋性低、收缩缓慢。2、富于伸展性,能适应需要作很大的伸展,最长时可为原来的2~3倍。3、有一定的紧张性。4、进行节律性的运动。5、对化学、温度和机械牵张刺激较敏感。1、消化道:从口腔开始到肛门终止的消化道既是食品通过的管道,又是机体完成外在代谢的场所,即食品消化、吸收的场所。消化器官:A.口腔:B.咽喉、食道:C.胃:D.小肠E大肠:2、消化腺:是分泌消化液的器官。主要有唾液腺、胃腺、胰腺、肝和小肠腺。3、消化液:A唾液:是无色透明中性液体,主要含有α-淀粉酶、糖蛋白、钙、氯、碳酸氢根离子等。B胃液: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壁细胞分泌盐酸,胃液中盐酸的浓度约为150mg/l;粘液细胞分泌粘液成分.C胰液:为碱性液体,由独立的胰腺体分泌,主要成分为胰酶、胰岛素和碳酸氢根离子。D胆汁:由肝细胞生成,经肝管流入胆囊,进行浓缩贮存。F肠液:PH值约为7.6,含有多种消化酶。一、糖类的消化二、脂类的消化三、蛋白质的消化四、维生素与矿物质的消化糖的来源:①、淀粉(少量存在于肌肉、肝脏中的淀粉称为糖原,或动物淀粉)。②、大豆及豆制品,以棉子糖(三糖=半乳糖+葡萄糖+果糖)和水苏糖(四糖=2分子半乳糖+葡萄糖+果糖)。可被微生物发酵产生气体,特称胀气因素;加工成豆腐时,可被根霉分解去除。③、纤维素,以β-葡萄糖借β-1、4糖苷键组成的多糖。消化过程:淀粉酶双糖酶淀粉(糊精)———→双糖——→单糖消化器官:口腔开始,转成糊精和麦芽糖;胃部的胃酸使唾液淀粉酶失去活性;淀粉在小肠上部几乎全部消化成单糖。二、脂类的消化脂类是脂肪和类脂(磷脂、糖脂、固醇和固醇脂)的总称。消化过程:胆汁胰脂肪酶脂肪——→脂肪乳化——→甘油+脂肪酸蛋白质大多不溶于水,烹调加工后发生变性,则更不溶;有些可直接食用,但易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1.胃液的作用:(PH=0.9-1.5)水解水溶性蛋白质。2.胰液的作用:(碱性的内、外肽酶)水解蛋白质肽链内的一些肽键,生成碱性、中性氨基酸和寡肽。3.肠粘膜细胞的作用:胞液寡肽酶水解二肽和三肽。4.核蛋白的消化:腔内水解肠腔水解核蛋白——→核酸+蛋白质——→低聚核苷酸细胞表面水解细胞内水解——→单核苷酸——→核苷+磷酸(核苷直接吸收)水溶性的维生素与蛋白质结合的形式存在,在蛋白质消化的过程中释放出来;脂溶性的随脂肪的乳化与分散而同时消化。矿物质以离子形式存在,可直接被人体吸收。一、吸收概述二、糖类消化产物的吸收三、脂类消化产物的吸收四、蛋白质消化产物的吸收五、微生物的吸收六、水与矿物质的吸收吸收:食物经分解后透过消化道管壁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胃吸收乙醇和少量水;结肠吸收水和盐;剩余的成分在小肠吸收。见P19图2-4、2-5糖类消化产物的吸收吸收的形式是单糖;吸收速度:D-半乳糖>D葡萄糖>D-果糖>木糖醇>山梨醇;半乳糖和葡萄糖的吸收需要载体蛋白质,是耗能过程;果糖在微绒毛的载体帮助下达到扩散平衡.脂肪消化后形成甘油、游离脂肪酸和单酰甘油酯。短、中链脂肪酸组成的三酰甘油酯,易水解循静脉入肝,长链脂肪酸在肠壁酯化后进入淋巴系统后再进入血液循环。速度:短链—中链—不饱和长链—饱和长链一般经6-8小时之后,95%的脂肪可被人体消化。婴儿与老年吸收速度慢;过量的钙会影响高熔点脂肪的吸收。蛋白质水解产物氨基酸和寡肽在肠壁吸收后,以氨基酸形式进入门静脉。氨基酸吸收的耗能需钠运转吸收。速度:蛋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苏氨酸。1、成人进入小肠的日水量5...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第二章 食品的消化与吸收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