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管理经济学的预备知识——供求曲线•学习目的:1.掌握市场经济规律2.运用市场经济规律熟练分析市场的影响要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都必须面向市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做到市场需要什么,企业生产什么,市场需要多少,企业生产多少。企业只有适时、适量地提供市场所需要的产品,才能不断满足市场的需求,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的目的。由此可见,企业生产多少并不取决于自己的主观愿望,更不取决于企业的生产能力,而是取决于市场需求量的大小。这就要求企业必须研究市场供求变化的基本规律,把握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科学地进行预测。这样,才能够使企业作出正确的生产多少的决策。2第一节有关市场一、市场(Market)的概念(一)政治经济学中的市场含义:马克思说:市场是人类社会关系的总和,是商品交换的场所。其认为市场就是买者与卖者进行商品交换的场所。(二)西方经济学中的市场含义:市场是供求双方相互作用而使资源得到有效配置的体系,或是市场是从事商品买卖的交易场所或接触点。是指供求买卖双方相互作用、使资源得到有效配置的手段或方式。(三)市场营销中的市场含义:它是从需求是否存在的角度界定的。即有需求就有市场。因此,市场可以是一个有形的买卖商品的场所,也可以是一个利用现代化通讯工具进行商品交易的接触点。3二、市场的核心市场的核心是交换关系。买卖双方之所以要进行商品交换,主要原因在于买者的需求只有通过交换才能得到满足,卖者的投入只有通过交换才能得到回报。要研究市场供求的基本规律,就必须研究买者购买商品的规律、卖者生产商品的规律以及买者和卖者进行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这就是市场经济的三大基本规律,即需求规律、供给规律和供求规律。4第二节需求规律——买者买的规律•一、需求量(Demand)需求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条件下,消费者愿意购买并能购买得起的某种商品的数量。在这里,“一定时期”一般指一年;“一定条件”指影响需求量的因素(如产品价格、消费者收入以及消费者偏好等)既定不变。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需求量不是指消费者实际购买的某种商品的数量,也不是消费者想购买的某种商品的数量。“愿意购买并能够买得起”指消费者不但要有购买欲望,而且还要有支付能力。只有购买欲望,表明消费者有一种需要和要求,但还不能成为需求;要成为需求,消费者还必须具有支付得起一定价格的能力。5二、影响需求量的因素(一)商品的价格(二)消费者的偏好(三)消费者的收入(四)相关商品的价格(包括替代产品和互补产品)(五)对价格变化的预期6三、需求函数所谓需求函数,就是反映需求量与影响需求量诸因素之间关系的一种数学表达式。需求函数的线性方程可表示为:QXd=a0+a1Px+a2N+a3I+a4PY+a5T+…式中:QXd——某种商品(X)的需求量;P——商品的价格;I——消费者收入;T——消费偏好;E——心理预期;PY——相关产品的价格;…——其他有关因素。ai(i=1,2,3,…)表示各种因素对企业所面临的商品需求量的影响程度;7其数学表达式为:QXd=f(P)用图形表示,需求曲线是一条自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见图2.1。PXQXd图2.1需求曲线8四、需求规律(Lawofdemand)所谓需求规律,就是指商品的需求量与需求价格之间成反方向的变化关系。即价格上涨,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需求量与需求价格通常按相反方向变化。形成原因:第一,价格降低后,消费者可以用同样的钱买到比以前更多的东西,这意味着消费者实际收入的提高,因而使需求量有所增加。这是由于价格变化所产生的“收入效应”而引起的需求量的增加。第二,价格降低后,人们会把对替代品的需求转移到这种商品上来,因而使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是由于价格变化所产生的“替代效应”引起的。第三,价格降低后,原来因价高买不起的消费者便具有了购买能力,使购买人数增加了。同样的道理,价格上涨,需求量就会减少。9(一)需求的变动和需求量的变动当非价格因素不变时(此时需求曲线维持不动),如果价格发生变化,需求量也随之发生变化:价格上升,需求量就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就增加;这种变化被称为需求量的变动,如图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