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运动学心肺运动学心肺运动学心肺运动学学习目标1、掌握心肺耐力概念,有氧运动特点,有氧运动训练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表现、最大摄氧量的概念、运动降低血压的机制和运动降压的特点。2、熟悉靶心率的概念。常用心肺功能评定指标、运动对冠状动脉的影响及运动引起冠状动脉适应性变化的机制、冠心病人运动适应性产生的机制、耐力训练的运动处方的主要内容。3、了解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对运动反应和适应性机能变化;缺血对心脏结构、代谢和功能的影响、运动对心脏康复的实验研究结果、常见肺功能康复运动方法。第一节心肺运动学基础一、全身耐力与有氧运动(一)基本概念耐力是指人体持续进行某一体力活动(运动)的能力。耐力分为肌耐力和全身耐力两种。肌耐力,也称力量耐力或局部耐力,一般是指肌的持续收缩能力。全身耐力,又称有氧耐力或心肺耐力,这是通常意义的耐力概念。心肺耐力是身体素质的基础,反映机体有氧代谢能力、心肺功能水平和适应能力,是决定人体持续活动或运动能力最主要因素。(二)有氧运动与无氧运动1、定义人体运动时,能量供应来源于3个方面:高能磷化物系统:三磷酸腺苷和磷酸肌酸,早期功能。乳酸系统:肌糖原无氧代谢分解。有氧系统:糖和脂肪的有氧代谢途径。前两者无氧代谢,释放能量快,供量有限。2、有氧运动的特点以中、小运动强度为主;运动时间和距离长;全身大肌群参加的动力性活动;周期性运动。3、有氧运动的作用提高机体心肺功能调节代谢改善和提高机体氧化代谢能力4、有氧运动形式典型的有氧运动包括走、慢跑、跑、骑自行车、上下台阶等;属于周期性有氧运动有:爬山、游泳、划船、滑冰、旱冰和滑雪等;非竞赛性球类项目: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和网球等也是良好的有氧运动;适于老年健身用的地掷球、门球、柔力球等;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气功、太极拳(剑)、木兰拳(扇)、五禽戏和八段锦等。二、耐力运动处方概念:耐力训练是心肺功能训练最主要方法,其运动训练以运动处方进行指导与实施,也称耐力运动处方。(一)耐力运动处方的组成1、运动方式2、运动强度3、运动时间4、运动频率5、运动注意事项运动强度指标最大摄氧量百分比(%VO2max):单位时间内最大耗氧量。中等运动强度:60%-85%VO2max最大心率百分比(%HRmax):机体运动至力竭时每分钟的心跳次数。最大心率=220-年龄靶心率:运动中应达到和保持的心率。60%-85%HRmax为有氧耐力训练强度或靶心率范围值。代谢当量(MET,又称梅脱):单位时间内单位体重的耗氧量。适宜有氧耐力训练强度2-7MET。运动强度:有氧训练的运动强度应为中小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运动处方的三要素之一。运动持续时间应结合运动强度、患者健康状况及体力适应情况而定。运动强度与运动持续时间的积为运动量。运动频率运动处方的三要素之一。运动频率取决于运动量大小。运动量大,每周训练3次;运动量小,最好每天活动;一般运动频度为每周3~7次。每周少于2次的运动训练无治疗作用。运动注意事项加强医务监督,牢记安全第一。应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个别对待,持之以恒。防止疲劳,注意训练卫生。(二)耐力运动处方分析方法持续训练法(主要)循环训练法间歇训练法法特莱克速度游戏等。组成准备活动(5~10min)运动训练(30~60min)靶心率(15min)整理运动(5~10min)耐力运动处方应用:健身、预防、治疗、康复三、运动与心肺功能(一)心血管系统对运动的反应和适应1、心脏对运动的适应心率(HR):平静时低,运动可达最高心率大,恢复快。每搏输出量(SV):升高心输出量:HR与SV的乘积。升高血压:收缩压随运动强度升高,舒张压变化小。心脏形态:左心舒张容积增大和心壁增厚。2、血管的适应肌的毛细血管数量增加,新生毛细血管增多;毛细血管开放增多;血液的重新分配更有效。3、血液成分等血量:耐力训练使血量增加;红细胞:红细胞量的增加;血浆容量增加;每搏输出量增加;最大摄氧量增加。(二)呼吸系统对运动的反应与适应2、呼吸系统对运动的适应平静时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