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第一节 体温的评估及护理VIP免费

第一节 体温的评估及护理_第1页
1/20
第一节 体温的评估及护理_第2页
2/20
第一节 体温的评估及护理_第3页
3/20
十二章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是机体内在活﹑动的客观反映,也是衡量机体正常与否的重要指标,临床上统称为生命体征。制作人:周兰芳第一节体温的评估及护理学习目标1.掌握成人正常体温的范围2.了解体温的生理性变化3.掌握体温过高,体温过低的评估及护理措施第一节体温的评估及护理前置补偿体温是由三大营养物质糖,脂肪,蛋白质氧化分解而产生。三大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时释放能量,并转化为热能以维持体温。相对恒定的体温是机体进行新陈代谢和生命活动的重要条件。因此体温被视为观察生命活动的重要体征之一。第一节体温的评估及护理精讲点拨一、正常体温及生理性变化(一)正常体温成人体温正常范围及平均值部位正常范围平均温度腋温36.0~37.0℃36.5℃口温36.3~37.2℃37.0℃肛温36.5~37.7℃37.5℃(二)生理性变化体温可随昼夜、年龄、性别、运动、用药等因素而出现生理性波动,但其变化范围很小,一般不超过0.5~l.0℃。1.昼夜变化2.年龄差异3.性别差异4.运动状态5.用药作用第一节体温的评估及护理二、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埋(一)体温过高体温过高又称发热。指机体在致热原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当体温上升超过正常值的0.5℃或一昼夜体温波动在l℃以上即可称为发热。第一节体温的评估及护理第一节体温的评估及护理1.临床分级(以口腔温度为例)低热:37.5~37.9℃中度热:38.0~38.9℃高热:39.0~40.9℃超高热:41℃以上2.发热过程(1)体温上升期特点:产热大于散热表现:畏寒,皮肤苍白,无汗,皮肤温度下降,有些病人可出现寒战。(2)高热持续期特点:产热和散热趋于平衡,体温维持在较高状态表现:颜面潮红,皮肤灼热,口唇干燥,呼吸和脉搏加快,尿量减少(3)退热期特点:散热增加而产热趋于正常表现:大量出汗和皮肤温度降低第一节体温的评估及护理3.常见热型临床上把各种体温曲线的形态称为热型。不同的发热性疾病可表现出不同的热型,加强观察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常见热型如下:(1)稽留热(2)弛张热(3)间歇热(4)不规则热第一节体温的评估及护理4.护理措施(1)降低体温(2)病情观察(3)维持水、电解质平衡(4)补充营养(5)休息(6)预防并发症(7)心理护理第一节体温的评估及护理(二)体温过低体温低于正常范围称为体温过低。若体温低于35℃以下称为体温不升。常见于早产儿、重度营养不良及极度衰竭的病人。此外,长时间暴露在低温环境中使机体散热过多过快,导致体温过低;颅脑外伤、脊髓受损、药物中毒等导致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受损也是造成体温过低的常见原因。体温过低是一种危险的信号,常提示疾病的严重程度和不良预后。第一节体温的评估及护理1.临床分级(以口腔温度为例)轻度:32~35℃中度:30~32℃重度:<30℃,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致死温度:23~25℃第一节体温的评估及护理2.临床表现体温过低时病人常有体温不升、皮肤苍白、四肢冰冷、呼吸减慢、脉搏细弱、血压下降,感觉和反应迟钝、嗜睡、甚至昏迷等。第一节体温的评估及护理第一节体温的评估及护理3.护理措施(1)保暖措施(2)观察病情(3)病因治疗(4)随时做好抢救准备工作第一节体温的评估及护理课堂练习一.选择1.体温过低的病人不常见于()A.濒死状态B.全身衰竭C.昏厥D早产儿2.提示高热病人退热期可能发生虚脱的表现()A.皮肤苍白﹑寒战﹑出汗B.脉速﹑面部潮红﹑无汗C.缓脉﹑呼吸渐慢,无汗D.脉细速﹑四肢湿冷﹑出汗第一节体温的评估及护理二.名词解释1.稽留热2.驰张热3.间歇热第一节体温的评估及护理三.简答题1.简述发热过程.2.简述体温过高如何护理.3.简述体温过低如何护理.第一节体温的评估及护理小结正常体温及生理性变化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第一节体温的评估及护理作业1.体温上升期与高热持续期病人常出现哪些表现?2.对于高热病人采取怎样的物理降温方法?NursingScience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第一节 体温的评估及护理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