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败血症和化脓性脑膜炎NeonatalSepsisAndPurulentMeningitis新生儿败血症是指新生儿期病原菌侵入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所造成的全身性感染。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严重感染性疾病,有时在体内产生多发感染性病灶,形成严重病症。[病因]国外:30年代A组溶血性链球菌50年代革兰氏阴性杆菌70年代B组溶血性链球菌(GBS)80年代以后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国内:革兰阳性球菌为主,葡萄球菌最多,其次是大肠杆菌。现机会菌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增加。[临床表现]1.感染病史;感染病灶。2.全身表现(1)体温改变:可有发热或低体温(2)少吃、少哭、少动、面色欠佳、四肢凉、体重不增或增长缓慢(3)黄疸:有时是败血症的唯一表现。(4)休克表现:四肢冰凉,伴花斑,股动脉搏动减弱,血压降低。3.各系统表现(1)皮肤、黏膜(2)消化系统(3)呼吸系统(4)中枢神经系统(5)心血管系统(6)血液系统(7)泌尿系统(8)其他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皮肤粘膜有化脓性感染。*新生儿皮下坏疽;深部脓肿。*肺炎并发多发性肺脓疡,肺大泡或脓气胸。*化脓性骨髓炎。*于医院出生且住院较久者,院内交叉感染。[不同菌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大肠杆菌败血症*病史中多有胎膜早破,产程延长,产时感染。*生后3天内发病者。*临床表现与其它病原菌相似,轻者可以黄疸为唯一表现。*易并发化脓性脑膜炎(大肠杆菌KI菌株)。绿脓杆菌败血症*经一般抗生素治疗病情恶化、气管插管或睡在暖箱内较久的患儿,尤其是早产儿。*身体任何部位发现有绿色脓液。*眼睑溃疡,流血水样分泌物或脓液发绿。*皮肤出现水疱性或出血斑样皮疹,很快化脓且迅速变为坏死性溃疡。机会菌败血症*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有先天畸形或免疫缺陷者。*皮肤粘膜完整性被破坏者。*长期应用广谱抗菌药或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药物者。*胎膜早破或产程延长者。GBS早发及晚发型的临床特点特点早发型晚发型早产常见65%不常见发病日龄0~4天5天以后产科并发症常见不常见传播方式垂直可能水平临床经过爆发型较缓慢肺部受累常见不常见脑膜炎约30%约85%病死率15~18%10~20%链球菌败血症[实验室检查](1)细菌学检查◆尽量在应用抗生素前严格消毒下采血做血培养◆疑为肠源性感染者应同时作厌氧菌培养◆有较长时间用青霉素类和头孢类抗生素者应作L型细菌培养◆怀疑产前感染者,生后1小时内取胃液及外耳道分泌物培养◆脑脊液、感染的脐部、浆膜腔液以及所有拔除的导管头均应送培养细菌培养用已知抗体测体液中未知的抗原对GBS和大肠杆菌K1抗原可采用对流免疫电泳乳胶凝集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采用16SrRNA基因的聚合酶链反应(PCR)分型DNA探针等分子生物学技术以协助早期诊断病原菌抗原及DNA检测(2)非特异性检查◆白细胞(WBC)计数:WBC减少(<5×109/L),或WBC增多(≦3d者WBC>25×109/L;>3d者WBC>20×109/L)。◆白细胞分类:杆状核细胞/中性粒细胞(L/T)≧0.16。◆C-反应蛋白(CRP):为急相蛋白中较为普遍开展且比较灵敏的项目。◆血小板≦100×109/L。◆微量血沉≧15mm/1h.[诊断]诊断要点1.感染病史2.感染病灶3.非特异性临床表现4.实验室检查诊断标准2003年全国新生儿学术会议修订的本病诊断标准如下:确定败血症标准具有临床表现并符合下列任一条*血培养或无菌体腔内培养出致病菌*如果血培养标本培养出条件致病菌,则必须与另差(份)血、或无菌体腔内、或导管头培养出同种细菌。临床诊断败血症标准具有临床表现且具备以下任一条*非特异性检查≧2条*血标本病原菌抗原或DNA检测阳性[治疗](一)抗菌药物的应用根据病原菌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合理的应用抗生素。•病原不明氨苄青霉素+青霉素G•病情危重而病原不明头孢三嗪(罗氏芬)或头孢氨噻肟(凯福隆)+邻氯青霉素•G-杆菌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或丁胺卡那•G-杆菌用药无效头孢三嗪、头孢哌酮(先锋必)、头孢他定(复达欣)任选一个•葡萄球菌新青II、邻氯青霉素、万古霉素任选一个•绿脓杆菌头孢他定、氧哌嗪青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任选一个•链球菌、肺炎球菌青霉素抗菌治疗疗程•一般病例疗程最少10天。•血培养阳性但无并发症,临床疗效较佳者,疗程为10~14天。•血培养阳性具有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