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新生儿出血症VIP免费

新生儿出血症_第1页
1/23
新生儿出血症_第2页
2/23
新生儿出血症_第3页
3/23
2016新生儿出血症唐桂琼5月定义•新生儿出血症即新生儿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症,是新生儿较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其发病是由于体内维生素K缺乏,导致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活性低下而导致的出血性疾病。发病原因•本病主要是因为维生素K缺乏所致。维生素K缺乏的原因有:•(1)由于孕母体内维生素K不易通过胎盘,故血中维生素K水平和肝内储存都较低。•(2)由于母乳中维生素K含量很少,远低于配方奶喂养儿,因此母乳喂养儿容易发生维生素K缺乏。•(3)维生素K的合成需要肠道细菌的参与,新生儿刚出生时肠道细菌很少,因此容易发生维生素K缺乏。•(4)慢性腹泻或因为其他疾病口服抗生素的新生儿由于肠道正常菌群减少而导致维生素K合成不足。•(5)新生儿有肝胆疾病时影响维生素K的吸收。•(6)母亲产前用过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利福平、异烟肼等可影响维生素K代谢。临床表现•本病分为早发型、经典型和迟发型三型,迟发型也叫晚发型。下面分别加以介绍。•1.早发型:出血常常发生在出生24小时之内,出血可轻可重,轻者仅仅表现为皮肤少量出血点、脐带残端渗血、头颅血肿,而严重者可有大量胃肠道出血,表现为呕血、黑便或大便中有鲜血;还可有严重的颅内出血、胸腔或腹腔出血。其发生与母亲分娩前用过影响维生素K代谢的药物有关。但是严重的新生儿出血临床罕见•2.经典型:出血发生在生后1~7天,多数在生后第2~3天发病。可表现为脐带残端渗血、胃肠道出血。胃肠道出血时表现为呕血或者大便中带血;也可以有皮肤受压处、穿刺部位的出血、阴道出血、鼻出血和肺出血。多数患儿出血不多,可自行停止。但是也有少数患儿出血严重,可有皮肤大片瘀斑和血肿,胃肠道或脐残端大量出血、肾上腺皮质出血而引起休克。颅内出血多发生在早产儿,严重者导致死亡,存活者可以遗留脑积水等后遗症。本型的发生与单纯母乳喂养、肠道菌群紊乱、肝脏发育不全导致维生素K合成不足有关。•3.迟发型:(晚发型)是指发生在出生8天后的新生儿出血。多发生在生后2周至2个月,多以突发颅内出血为主要表现,颅内出血可以是硬膜下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外出血,临床上表现为惊厥,俗称抽风,伴有呕吐、前囟门隆起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还可伴有其他部位出血,例如皮肤、注射部位、胃肠道和粘膜下出血。颅内出血量常常较大,压迫周围神经导致脑细胞坏死或导致脑积水。出血严重者常常导致死亡,存活者也常常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例如发育落后、运动功能障碍、脑瘫和癫痫等,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很大的负担。这种病人主要发生在单纯母乳喂养并且出生后没有补充过维生素K的婴儿。也可以继发于有肝胆疾病、慢性腹泻和长期应用抗生素的婴儿治疗•1、对于已经发生出血的患儿要立即肌肉注射维生素K11~5mg肌注,可以使出血很快停止。•2、出血严重合并休克者可以立即输血或血浆以提高血中的凝血因子水平,纠正低血压和贫血。•3、还可以同时用凝血酶原复合物加快止血。如果出血发生在消化道,应该立即禁食,同时静脉补充营养直至出血停止。护理措施•1、皮下出血护理皮下出血是由于产道过度挤压造成或受挤压部位出血,出现针尖大小瘀点或瘀斑或血肿。护理时需要观察有无新的出血点及瘀斑出现,血肿是否增大。静脉穿刺时力争一针见血,有瘀斑时应早期应用75%的酒精冷敷,收缩血管减少渗出。•2、颅内出血早产儿发病率较高,是新生儿早期的重要疾病,常见表现有:①意识形态改变如激惹、过度兴奋或表情淡漠、嗜睡、昏迷等;②眼症状如凝视、斜视、眼球上转困难、眼震颤等③颅内压增高表现如脑性尖叫、前囱隆起、惊厥等;④呼吸改变如呼吸增快、减慢、不规则或暂停等;⑤肌张力早期增高以后减低;⑥瞳孔不对称,对光反应差;⑦出现黄疽和贫血。出现上述症状及时告知医生。严密观察病情注意生命体征改变,如意识形态、眼症状、囱门张力、呼吸、肌张力和瞳孔变化。仔细耐心观察惊厥发生时间、部位,避免漏诊。定期测量头围,及时记录阳性体征并与医生取得联系。保持绝对静卧减少噪声,一切必要的治疗、护理操作要轻、稳、准,尽量减少对患儿移动和刺激,静脉穿刺最好用留置针保留,减少反复穿刺,避免头皮穿刺,以防止加...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新生儿出血症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