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学校结核病防控现状与职责洛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所梁明辉2018年9月3日内容一、学校结核病防控现状二、学校结核病防控职责三、急需落实的几项工作结核病防治常识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经呼吸道传播的慢性感染性疾病。结核杆菌可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病。*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疾病之一*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病人(尤其是痰涂片阳性未经治疗者)*肺外结核病(如结核性胸膜炎、骨结核、脑膜结核、淋巴结核等)通常不具有传染性。肺结核主要通过病人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喷出的飞沫传播给他人,这种简单的传播途径使许多人都容易被结核病患者传染。一般每个排菌的肺结核病人一年可传染10-20个人。结核病防治常识•主要症状•呼吸道症状:咳嗽、咳痰或伴有咯血、痰中带血、胸痛等•全身症状:发热、疲乏、食欲不振、盗汗、消瘦、月经不调等•症状不典型或无自觉症状:抗生素的广泛运用引起,早发现、早诊断较为困难•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血者为肺结核主要可疑症状者,属重点筛查对象,应该引起医生、家长、老师的高度重视临床症状进展未接种卡介苗(BCG)的人群受到自然感染-无症状:大部分仅止于细菌学发病和病理学发病而不发展为临床结核病,因此无明显中毒症状。-初期热:一般4-7周出现,为变态反应所致,多为低热,少数发生高热,时间1—2天,或持续2周,最长可达1月,热型不定,以午后及晚上发热多见发热发生率在初染儿童中约占60%;-结节性红斑:6-8周出现,多见踝关节;-结素反应阳转:一般4-7周,为过敏反应前期;-初感染原发病灶和肺门淋巴结肿大:2-4个月出现;-结核性脑膜炎:3-4个月出现;-结核性胸膜炎:特发;多发性浆膜炎;伴随性胸膜炎,3-6个月多发;-慢性肺结核病:1年内发病占绝对多数,以后明显下降。临床症状进展接种卡介苗(BCG)的人群受到自然感染-发病率降低,初期热、结节性红斑、肺门淋巴结肿大减少,以结核性胸膜炎和肺结核为主,发病率是未接种BCG的人群1/2—1/5-感染后2-3个月时才可见结素反应增强,结核性胸膜炎和肺结核多在4-6个月X线检查发现异常。-应根据传染源症状出现的时间确定密切接触者的筛查方法痰涂片阳性分枝杆菌分离培养阳性肺结核确诊病例(肺组织、气管、支气管和胸膜的结核)1)2份痰涂片抗酸杆菌检查阳性2)1份痰涂片抗酸杆菌检查阳性+胸部影像有活动性肺结核相符的病变3)1份痰涂片抗酸杆菌检查阳性+1份痰分枝杆菌培养阳性1)胸部影像有活动性肺结核相符的病变2)仅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1)胸部影像有活动性肺结核相符的病变2)仅分枝杆菌核酸检测阳性肺组织病理符合结核病病理改变分子生物学阳性肺组织病理学阳性肺结核诊断标准(WS288-2017)肺结核临床诊断病例(肺组织、气管、支气管和胸膜的结核)成人1)胸部影像有活动性肺结核相符的病变2)伴以下任一条a)有肺结核可疑症状b)结核菌素试验中度以上阳性c)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阳性d)结核抗体检查阳性d)肺外组织病理为结核病变e)支气管镜镜下符合结核病改变肺结核诊断标准(WS288-2017)儿童1)胸部影像学有活动性肺结核相符的病变2)伴有肺结核可疑症状3)伴结核菌素试验中度以上阳性或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阳性肺结核疑似病例(肺组织、气管、支气管和胸膜的结核)成人及5岁以上儿童仅胸部影像有活动性肺结核相符的病变5岁以下儿童有肺结核可疑症状伴以下任一条a)有与涂阳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史b)结核菌素试验中度以上阳性c)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阳性肺结核诊断标准(WS288-2017)学校结核病防治存在问题•学校和学生→学校主体责任不明确,职责未落实。→结核病防治知识不足,发病后不及时就医,或确诊后不及时将病情告知学校。多所学校无校医、新生入学未体检、健康教育不到位、学生晨检、因病缺课、缺学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未真正贯彻落实,是患者就诊迟、传播长、发现迟,造成疫情播散的主要原因。→学生学习紧张压力大,户外活动少,居住拥挤、通风不良、易发病。•医疗机构→与教育部门结核病疫情信息交流沟通不畅→传染病报告卡填写信息不准确不规范,就诊信息不详细→病人出院后未进行规范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