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医护人员发生针刺伤时的应急预案-(1)VIP免费

医护人员发生针刺伤时的应急预案-(1)_第1页
1/11
医护人员发生针刺伤时的应急预案-(1)_第2页
2/11
医护人员发生针刺伤时的应急预案-(1)_第3页
3/11
医护人员发生针刺伤应急预案针刺伤的概念医护人员经血液传播疾病的职业暴露主要途径是被血液污染的医疗器械刺伤,统称为针刺伤。目前已证实的有20多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传播,导致职业感染的发生,其中最常见的是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艾滋病毒(HIV)。针刺伤的危害健康的医务人员患传染病80-90%是由针刺伤所致,被针刺伤的医务人员中护士占80%。虽然医护人员在医疗工作中被锐器(包括针头)伤害是不可避免的,但评定表明:62-88%的锐器伤害是可以预防的。预防和处理针刺伤,将针刺伤对医护人员的危害降至最低限度。医护人员针刺伤的应急预案•医护人员被乙肝、丙肝、梅毒、HIV等污染的阳锐器刺伤后,应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出伤口血液•用肥皂水和清水冲洗,再用碘酒和酒精消毒•必要时去外科进行伤口处理,并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血清学水平的基线检查医护人员针刺伤的应急预案医护人员针刺伤的处理程序被乙肝、丙肝污染的尖锐物刺伤处理程序医护人员被乙肝、丙肝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在24小时内去预防保健科抽血查乙肝、丙肝抗体,必要时同时抽患者血对比。同时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按1个月、3个月、6个月接种乙肝疫苗。医护人员针刺伤的处理程序被HIV污染的尖锐物刺伤处理程序医护人员被HIV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在24小时内去预防保健科抽血查HIV抗体,必要时同时抽患者血对比。按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同时口服贺普兰(拉米呋定)每日1片,并通知医务处、院内感染科进行登记、上报、追访等。医护人员操作时的注意事项安全处理针头,禁止双手回套针帽。如果没有可利用的条件,可用单手技术。任何时候,不要弯曲、损坏或剪割针器。不要将手指伸入容器内。处理针头时不要太匆忙。在为不合作的患者注射时,应取得他人的协助。医护人员操作时的注意事项将用过的针头丢入合适的防针刺的容器内。针头用过后及时处理,以免刺伤他人。不要将针头丢在一般的垃圾桶内,以免刺伤保洁员。绝对不要徒手处理破碎的玻璃。总结针刺伤处理流程谢谢聆听!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医护人员发生针刺伤时的应急预案-(1)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