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防范化解问题楼盘风险工作报告“问题楼盘”是指,在国有建设用地上的商品房、房改房、经适房、单位自建房等各类住房,因各种原因,造成长期停工、迟迟不能交工、购房人或回迁安置人长期无法入住、或房屋交工入住后长期无法办理产权证等历史遗留问题的楼盘,直接影响子女落户上学、房屋交易继承,群众反映强烈,具有重大风险隐患,严重影响社会稳定。一、问题楼盘的成因我市目前共有问题楼盘138个,涉及8个城市区2万多户居民5万余名群众。问题楼盘的形成,既有企业管理不善、违法违规建设的问题,也有政府部门监管不到位的问题,可分成5个类型:一是“企业自身经营管理类”11个,占比7.97%;二是“手续办理类”48个,占比34.78%;三是“配套设施不完善类”16个,占比11.59%;四是“经济纠纷类”25个,占比18.12%;五是“违法违规类”38个,占比27.54%。具体成因有以下6个方面:一是由于开发企业资金链断裂造成一部分楼盘“烂尾”。二是各级政府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和城市形象,在特定的时期违背工程建设基本程序,导致出现一些所谓“三边工程”,即允许建设单位边申请、边审批、边施工,甚至未批先建。“三边工程”在后期补办国土、规划、建设、消防等手续时一旦与国家“刚性”规定相违背,就会出现行政审批链断裂,最终影响到群众办理不动产登记。三是由于城市总规调整,导致一些项目手续无法办理。四是政府部门在行政审批程序上“互为前置”,致使一些项目手续办理停滞,最终影响到群众办理不动产登记,导致问题楼盘的出现。五是开发企业经营过程中由于债权、债务等纠纷引发诉讼,导致楼盘被法院查封,难以解封,也是问题楼盘的成因之一。六是部分开发企业违法建设,批少建多;或者由于资金问题欠缴税费、土地出让金,导致项目手续无法办理。二、主要做法和成效2017年以来,我市各级认真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分类施策、证缴分离、先易后难”的处置思路,坚持“依法依规、尊重历史,实事求是、民生优先,证缴分离、平行运作”的工作原则,始终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政策做好化解问题楼盘工作,既最大限度地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又做到依法依规、不留隐患。(一)现实矛盾用现行的规章制度来解决。有些问题楼盘,存在一些现实矛盾问题,我们积极沟通协调,督促相关部门依法依规依政策依事实,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调解、疏导等办法,重点解决因开发企业与业主单位、施工企业、小区业主、供水供电供气供暖企业之间存在的矛盾纠纷,影响相关手续办理的问题楼盘。比如,违法违规建设类问题楼盘,采取先处罚后调整的办法,逐步分类解决。重点解决未批先建、占压绿地、超出总规等问题,先处理开发建设企业违法行为,再据实完善手续、调整规划,暂时无法调整的,待五期总规修编时一并解决。目前,西工区史家屯安置房、五女冢安置房、中储金谷等16个此类问题楼盘,已化解到位。比如,经济纠纷、资金链断裂、涉法涉诉类问题楼盘,坚持依法依规,维护群众合法权益。重点解决因开发企业和施工单位发生经济纠纷、资金链断裂、已进入司法程序被查封或抵押等问题,通过从中调解、帮助融资、置换抵押、清算接盘等措施,平衡各方利益,化解矛盾纠纷。目前,老城区春都路九鼎国际项目、西工区洛浦西路20号院项目等7个此类问题楼盘,已化解到位。比如,配套设施不完善类问题楼盘,加大协调力度,督促企业积极整改。重点解决水、电、气、暖配套不到位问题,协调供水、供电、供气、供暖企业主动对接、现场指导,督促开发企业加快整改到位。目前,涧西区河洛世家芳华苑小区、西工区国花宝居小区等7个此类问题楼盘已化解到位。(二)历史遗留问题站在历史的角度来解决。问题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从来就有的,都是一定时代背景和具体环境的产物。对于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理,我们坚持深入调查研究,并且在调研中用历史的眼光认真审视,梳理总结、把准症结、对症下药,真正回到当时场景、站在当时角度、依照当时政策法规解决。用“老标准、老政策”,重点解决住户已入住多年,无法按照现行法律规定进行核实、验收、补缴土地出让金的老旧小区。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