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年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要点2019年,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自治区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全区经济工作会议、自治区“两会”和全国全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防风险、稳预期。围绕打好“三个攻坚战”、实施好“三大战略”,着力稳定就业局势,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强人才人事工作,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进人社扶贫,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持之以恒全面从严治党,推动全县人社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以优异成绩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积极贡献。一、强化政策落实和服务,大力促进就业创业(一)全面落实就业和创业政策。落实积极就业创业政策,紧扣乡村振兴战略、脱贫富民战略,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将创业就业工作纳入对各乡镇脱贫攻坚和政府目标责任考核,推进全县城镇新增就业2200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0%以内,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2%。统筹用好就业和创业补助资金,实施人才回乡创业“千百十”行动计划,支持高校毕业生、农民工、-2-退役军人、残疾人等人员创业;完善“创业培训+创业担保贷款+创新服务”三位一体帮扶工作机制,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000万元;积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举办形式各异的创新创业大赛,全年培育创业实体600个,其中:培育小微企业200个、培养小老板400人,创造新就业岗位1900个,全民创业带动就业4000人。扶持创建国家、自治区、市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创业孵化园整体功能,发挥引领示范带动作用,吸引高校毕业生、鼓励青年来平创业和带动就业。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和基层成长计划,继续做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等基层服务项目和青年就业实习见习的统筹实施工作,全面落实实名制就业管理服务,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90%以上。(二)切实保障重点群体稳妥就业。继续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转移示范县、全域旅游示范县、农村土地改革试点县的契机和双创基地、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区、电子商务等各类基地园区,促进农业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开辟就业新渠道新岗位,全年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0000人,实现工资收入2亿元。加大城镇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力度,组织就业服务“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活动,开展援企稳岗“护航行动”,发挥各类经营主体、劳务派遣机构、劳务经纪人-3-的作用,妥善做好生态立县、化解过剩产能、小散乱污企业治理过程中企业职工分流安置和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再就业工作,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800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35人。落实好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机制,确保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三)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开展“春潮行动”,全面落实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加强培训机构管理,提高培训质量,推进精准培训,有针对性做好转岗职工、返乡农民工、失业人员、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的专项职业培训和技能就业培训,实施订单、定岗、定向式培训,进一步落实好培训提升、技能鉴定、职介岗位和社会保险补贴补助直补企业或个人政策,提高就业能力,全年开展各类培训1860人,确保就创培训和扶贫培训任务圆满完成。(四)强化公共就业服务。落实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意见,建设智慧化、便民化就业信息监测体系,建立“互联网+”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平台,制定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标准,加强人力资源、劳动力、创业就业人员摸查和统计,加强就业失业形式监测预警,紧盯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地区,精准评估就业形式变化和风险隐患,加强政策储备,精准采取措施,守住不发生规模性失业风险的底线。贯彻落实人力资源市场暂行条例,加强人-4-力资源市场监管和建设,开展人力资源市场专项整治活动,规范审批、监管、年审劳务派遣机构和辖区内职业技能学校,逐步建立乡镇、村、社区人力资源服务点;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行动计划,提升人力资源服务业从业人员素质,继续开展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