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之于下棋课改之东风,早已吹遍了大江南北,吹“红”了“洋思”、“杜朗口”、“东庐中学”、“求实中学”等一批名校涌现了如魏书生、于永正、李希贵、李镇西、窦桂梅、武凤霞、常作印等等一大批大家与新秀。但放眼于整个中国之教育,真正潜下心来研究课堂教学,创新课堂教学的学校与教师,仍显苍海一粟,穿新鞋走老路,再难听点挂羊头卖狗肉的比比皆是。究其因,或为志短性惰,或为力拙才乏,或无风气氛围,或无勇气锐气等等,但对教师个人来说,常以教学管理者要抓教学质量为借口,怯于课改,回避课改。为此,作为从教者,也作为管理者,常思常想,“课改”之于“质量”到底矛盾不矛盾,有没有确保“质量”的课改,由此,我想到了下棋——下象棋。下象棋,稍有点水平,无论如何排兵布阵、谋划算计,无一不清楚自己的目标——捉对方“老将”,那怕自己丢“车”失“马”,“士”“象”不在,只要对方捉住“老将”,那自不必说才是真正的赢家。至于你是用“车”纵横捭合、使“马”踏八方,还是“炮”轰连连,亦或“小卒”步步为营,都是达成目的的手段,据自己的擅长与喜爱,依棋局的变化与走势,随心所欲,无所谓好与坏,输赢是检验的唯一标准,成者诸侯败寇,古今皆然。论及课改,道理亦然:无论你是学“杜朗口”、仿“东庐”、效“洋思”……只要你在实践中别忘了课堂的“老将”——教学目标(当然不仅仅是知识目标),一节课下来,学生的德、智、能都等达到了目标,你就是理所当然的的赢家我想这就是课改的“必赢技”。为做到这一点,在课堂教学中无论是何种模式、何种风格,一是教师一定清楚教学目标,围绕目标展开一系列的活动;二是随活动的结束,切切让学生清楚的知道,这节课他应有哪些收获,简约清晰①…②…③…三是要有目标达成检测,尽可能的作为教学的一个环节让它明朗化、数据化,让自己清楚,更让学生清楚;四是即时弥补,检测目标达成则罢,如果未达标,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务必堂堂清。细想,如果能做到这些,我们尽可放手实践,想怎么尝试就怎么尝试,再无后虑——万一失败怎么办。有了“捉将”的“必赢技”,至于课改该怎么改。我想,名师各有各的风采,名校各有各的高招,我们很难拷贝,不能看一所学校、读一篇报道,就心血来潮一回,东施效颦一回,朝老魏、夕老李,今“洋思”、明“求实”,让自己的头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到头来连自己的步法都忘了。应采取“扬弃”的辩证态度,博采众长,抓住本质,结合本校、本人实际,善于钻研,勇于实践,勤于自新,走出自己别样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