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的成因分析与防治措施摘要:根据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的特点,从沥青路面设计、路用材料、路基路面施工及养护等方面对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的成因进行分析,提出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的预防和处治措施,为沥青路面病害处治和后期道路建设提供依据。关键词:沥青路面;病害分析;防治措施一、前言沥青路面是用沥青材料作结合料粘结矿料修筑路面面与各类基层和垫层所组成的路面结构沥青路面具有良好学性、耐久性、抗滑性和稳定性,适用于各种车辆通行,一次性投资小,相对造价低、行车舒适、修复方便,能够利用石化企业副产品等优点。随着国民经济和道路建设的快速展,中国90%的公路路面均采用沥青路面。但由于种种原因,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现象时有发生,主要表现为路面泛油浪、拥包、裂缝、坑槽、局部沉陷、松散、车辙等,产生要因素涉及沥青路面材料、路面设计、路基稳定性、视械施工工艺及养护等方面,影响交通运输和行车安全,影响沥青路面的使用功能。通过对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的成因进行分析,提出预防和处治措施,以解决沥青路面早期通病。二、沥青路面早期病害因素的分析1.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的表现形式(1)裂缝类:如龟裂、网裂、纵横肉裂缝。(2)变形类:如车辙、沉陷、拥包、波浪、搓板等。(3)松散类:如松散、剥落、脱皮、坑槽、啃边等。(4)其它病害:如富油、泛油、磨光等。(5)特殊类:如冻胀、翻浆等。2.路面设计不规范(1)结构设计不合理沥青路面结构选用不当、混合料类型不合理。根据沥青面设计规范,沥青面层除应满足车辆的使用要求外,还应足f村水不渗等要求,宜选用粒径和空隙较小的级配混合料,量采用小粒径沥青混凝土,以提高沥青路面面层的防渗性。于选甩中粗料混凝土或开级配或半开级配沥青碎石的沥青面,必须在沥青面层下设下封层、防止雨水渗入。这些因在设计时易被忽视,造成沥青路面破坏隐患o(2)旧路补强段的路面厚度考虑不足一些设计单位没有认真细致的调查路况,大致给出一个强厚度及路段桩号就草草了事,结果导致许多补强路段补后弯沉值大于设计值,造成新路强度不足,早期破坏严重。(3)路面厚度设计问题路面厚度设计的依据是设计年限内的累计当量轴次(即路面设计弯沉值)。笔者经过多次上路观察认为,在非标准车向标准车轴载换算过程中,实际上不管是按标准车的轴载还是非标准车的轴载,尤其是非标准车的轴载,车辆的实际轴载远大于设计轴载(货运车辆大多数为超载运输),由此得出设计路面实际承受的当量轴次远远大于其设计年限内累计当量轴次,即现阶段新建路面早期破坏情况较多功能的症结之一所在~公路在短期内(1-2年)已达到设计年限内的累计当量轴次。3.沥青路面材料(1)沥青沥青质量的优劣与沥青路面的好坏有密切的关系,直接影响到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从大量路面结构损坏原因的调查分祈来看。路用沥青品质不良是其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国内石油品质及沥青炼制工艺流程的特点,致便路用沥青大多数含蜡高,延度小,温度敏感性强,使得许多沥青路面面层结构在远远小于使用寿命的年限内出现损坏。(2)矿料矿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沥青混合料的强度,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主要影响因素。碎石的压碎值、磨耗值不符合要求将造成沥青混合料的稳定度偏低,引起沥青路面的早期剥落。沥青混合料一般使用碱性矿料,若使用酸性矿料,通常添加一定数量的抗剥落剂。另外,矿料的筛分问题也影响沥青混合料的强度。4.沥青路面施工路基路面施工过程是其质量形成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面层质量的施工主要是路基施工、路面基层和面层施工。(1)路基施工1)路基压实度不够,主要是由于含水量过大或过小,碾压遍数不均匀造成路基不稳定。2)路基排水不畅或地下水位高,有的软土地基没有进行有效处理,造成翻浆。3)边坡不稳定,雨水冲刷后坍塌,造成路面破坏。4)路基填挖接茬处没有认真处理和压实,导致不均匀沉陷。5)路堤填料不当,如填筑冻土块、过湿土、风化页岩等,又未做特殊处理,致使路基松软,破坏路面。(2)路面基层施工1)基层、底基层、路面表面清除不干净。2)基层松铺系数(或标高)控制不严而导致二次补加层。3)部分基层压实度不足。(3)面层施工1)对原材料检验不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