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全集、尽在百度教学资料、应有尽有专题二第7讲限时:4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其中1~4题为单选,5~8题为多选)1.(2017·四川师大二模)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个小球A、B,带有等量异种电荷,通过绝缘轻弹簧相连接,置于绝缘光滑的水平面上.当突然加一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后,两小球A、B将由静止开始运动,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对两个小球和弹簧组成的系统(设整个过程中不考虑电荷间库仑力的作用且弹簧不超过弹性限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导学号86084141(D)A.系统机械能不断增加B.系统动量不守恒C.当弹簧长度达到最大值时,系统机械能最小D.当小球所受电场力与弹簧的弹力相等时,系统动能最大[解析]在弹簧伸长的过程中,电场力对球A和球B都做正功,则系统机械能增加.当弹簧伸长到最长后又收缩,电场力做负功,则系统机械能减小.故A错误;两球所带电荷量相等而电性相反,则系统所受电场力合力为零,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系统动量守恒,故B错误;弹簧长度达到最大值时,电场力对系统做的功最多,机械能最大.故C错误;两小球远离过程,先做加速度不断减小的加速运动,再做加速度不断变大的减速运动,故当电场力与弹力平衡时,加速度为零,动能最大,故D正确,故选:D.2.(2017·重庆市一模)某研究小组通过实验测得两滑块碰撞前后运动的实验数据,得到如图所示的位移-时间图象.图中的线段a、b、c分别表示沿光滑水平面上同一条直线运动的滑块Ⅰ、Ⅱ和它们发生正碰后结合体的位移变化关系.已知相互作用时间极短.由图象给出的信息可知导学号86084142(D)教案全集、尽在百度教学资料、应有尽有A.碰前滑块Ⅰ与滑块Ⅱ速度之比为7:2B.碰前滑块Ⅰ的动量比滑块Ⅱ的动量大C.碰前滑块Ⅰ的动能比滑块Ⅱ的动能小D.滑块Ⅰ的质量是滑块Ⅱ的质量的16倍[解析]根据s-t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则得:碰撞前滑块Ⅰ速度为:v1=4-145m/s=-2m/s,大小为2m/s;滑块Ⅱ速度为v2=45m/s=0.8m/s,则碰前速度之比为52,故A错误;碰撞前后系统动量守恒,碰撞前,滑块Ⅰ速度为负,动量为负,滑块Ⅱ的速度为正,动量为负.由于碰撞后动量为正,故碰撞前总动量也为正,故碰撞前滑块Ⅰ的动量比滑块Ⅱ小,故B错误;碰撞后的共同速度为v=6-45m/s=0.4m/s;可知,碰前滑块Ⅰ比滑块Ⅱ速度大,故C错误;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1v1+m2v2=(m1+m2)v,代入数据,有:-2m1+0.8m2=0.4(m1+m2),联立解得:m2=6m1,故D正确.3.(2017·江西省二模)如图所示,小车质量为M,小车顶端为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质量为m的小球从圆弧顶端由静止释放,对此运动过程的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g为当地重力加速度)导学号86084143(C)A.若地面粗糙且小车能够静止不动,则地面对小车的静摩擦力最大为mgB.若地面粗糙且小车能够静止不动,则地面对小车的静摩擦力最大为2mgC.若地面光滑,当小球滑到圆弧最低点时,小车速度为m2gRMM+mD.若地面光滑,当小球滑到圆弧最低点时,小车速度为M2gRmM+m[解析]若地面粗糙且小车能够静止不动,因为小球只有重力做功,故小球机械能守恒,教案全集、尽在百度教学资料、应有尽有由机械能守恒可求得小球任一位置时的速度,由向心力公式可求得小球受到的支持力;对小车受力分析可求得静摩擦力的最大值.若地面光滑,小球下滑的过程中,小车向左运动,系统的水平动量守恒,系统的机械能也守恒,由此列式,可求得小球滑到圆弧最低点时小车的速度.设圆弧半径为R,当小球运动到重力与半径夹角为θ时,速度为v.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12mv2=mgRcosθ,由牛顿第二定律有N-mgcosθ=mv2R,解得小球对小车的压力为N=3mgcosθ,其水平分量为Nx=3mgcosθsinθ=32mgsin2θ,根据平衡条件,地面对小车的静摩擦力水平向右,大小为f=Nx=32mgsin2θ,可以看出:当sinθ=1,即θ=45°时,地面对车的静摩擦力最大,其值为fmax=32mg,故AB错误;若地面光滑,当小球滑到圆弧最低点时,小车的速度设为v′,小球的速度设为v.小球与小车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动量守恒,以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Mv′=0,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则得mgR=12mv2+12Mv′2,解得v′=m2gR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