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提高办案民警的执法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题目:如何有效提高办案民警的执法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内容摘要。近几年来,为贯彻落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公安执法部门在履行职责上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在实践中探索总结了不少成功经验。但是,由于公安工作自身的特殊性和外部监督的局限性,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在公安队伍中时有发生,这不仅影响了公安机关职能的正常发挥,而且有碍于国家法律的正确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安机关的执法权威和执法形象。作为一名办案民警,在执法办案实践中,如何有效打击犯罪,确保自身安全,减少执法过错,确保执法质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为规范民警的执法行为,进一步加强执法能力,应尽快提高办案民警的执法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关键字:安全意识、责任意识、提升姓名:叶伟工作单位:番禺区公安分局刑警大队职务:科员如何有效提高办案民警的执法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一、办案民警执法素质现状情况执法的好坏关键在于民警执法综合素质的高低,也就是说民警执法综合素质的高低是执法质量的核心,也是民警各项综合能力的体现。目前制约执法质量提升的原因就是办案民警执法素质层次不齐,根据调查了解,民警的执法素质主要有以下现状:一是理论知识不扎实。执法工作对理论知识的要求比较高,第1页共5页而目前执法队伍主要以老民警为主,新生力量所占比例不大。老民警的知识又很难更新和学习。这些因素导致从事执法民警的理论知识不扎实,可以说执法,特别是网上执法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新的学习课程,是在一边学,一边干的过程中增加理论知识。理论知识不扎实直接导致民警在执法时找不准解决案件的关键点,在案件处理时“说不过”群众,处于被动地位。二是实战经验的缺乏。近年来单位人员的频繁调动,导致出现新老民警断层,这个现象是目前单位普遍面临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执法队伍年轻化、实战经验缺乏,严重影响了执法工作开展。新到的民警对执法工作可以说是一知半解,而执法工作不可能是纸上谈兵,案件的复杂性、多样性决定了处理案件要有丰富的实战经验,新老民警的断层是民警实战经验缺乏的最主要原因。三是程序操作不规范。案件的办理是实体和程序相结合的过程,程序不合法,实体也就不合法。民警在办理各类案件时只注重对实体法律的理解,而忽视对程序法律规定的应用。在现实执法中民警对实体法应用的最多,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程序出问题,如果案件引起行政诉讼或者行政复议,我们面临败诉的机会就最大。比如案件相关物品只扣押,而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没有处理结果。四是执法角色的错位。执法者作为群众人身和财产的保护神,在执法中不能够感情用事,应该以第三者的身份去了解情况,然后展开调查取证,在调查取证的基础上依据法律作出裁决。但是根据接处警的经验,以及所内民警的情况,民警在处理案件的第一现场往往很容易感情用事,被双方当事人的感情所左右,从而造成处理案件时感情的倾斜。这种感情的倾斜是在不知不觉中产生的,因为存在这种感情导致执法角色的错位,从而导致在处理案件时很容易将矛盾纠纷引发到民警身上,产生当事人与执法者的对立。这是由于民警执法心理素质不过硬造成的,所以我们执法时不能够以带着自己的感情执法。五是案件定性不准确。案件的定性准确、适当是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的有效依据,但是由于民警理论知识欠缺,实战经验缺乏,再者案件性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导致民警在执法中对案件性质的定性不准确。案件定性不准确,直接导致案件调查第2页共5页取证的偏失,从而影响案件事实是否清楚,是否能够有效的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只有对案件的性质把握了,我们才能有针对性的展开调查工作,避免工作的失误和警力的浪费。六是法律文书不规范。执法质量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案件材料以及相关法律文书的制作,而法律文书制作不规范是我们目前民警在执法质量面临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文书制作粗糙,材料书写抓不住案件的关键点,该问的不问,不该问的问,民警书写材料粗心导致错别字满篇,书面用语和口头语乱用等。二、提高派出所民警执法素质的对策目前办案民警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