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我国血吸虫病的流行特征及防治现状VIP免费

我国血吸虫病的流行特征及防治现状_第1页
1/4
我国血吸虫病的流行特征及防治现状_第2页
2/4
我国血吸虫病的流行特征及防治现状_第3页
3/4
我国血吸虫病的流行特征及防治现状血吸虫病是由复殖裂体寄吸虫引起的以虫卵肉芽肿和肝纤维化为主要特征的免疫性疾病,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列为仅次于疟疾的一种重要热带病。该病曾在全球76个国家和地区流行,共约2亿血吸虫病患者,6亿人健康受威胁。仅我国还尚有448个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共有33810个流行村,估计患者67万人[1]。近年来,虽然血吸虫病的防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再感染难以控制,防治效果难以巩固,防治经费不足以及生态环境改变,加剧了血吸虫病传播[2]。这些现状的存在提示国家和学者们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严峻和不容懈怠。本文根据各文献报道,总结血吸虫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并且结合血吸虫病的流行特征将目前的防治工作归纳如下。1.血吸虫病流行病学特征在人类寄生虫病中,就社会经济与公共卫生重要性而言,血吸虫病是仅次于疟疾的第二重要的热带病。血吸虫病流行于76个国家和地区。目前估计6亿人口受威胁,感染人口11947亿。就全球而言感染者集中于10-19岁年龄段。80%以上感染者和大部分严重病例分布于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虽然一些国家的有效防治使感染人数有显著减少,如中国、巴西、埃及、菲律宾及中东某些国家(如突尼斯沙特),但由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非洲撒哈拉以南的国家,极端贫困,极差的卫生条件,缺乏卫生保健与人们对疾病的无知,加上人口显著增加与人口流动导致疾病扩散,目前总的趋势感染人数还在增加。如不采取特别预防措施,水资源发展将加剧血吸虫病的流行。最显著的例子是世界最大的加纳伏而泰湖建成后,沿湖村90%以上的儿童感染了埃及血吸虫,其中大部分人出现血尿。在北塞内加尔,于80年代后期在塞内加尔河上建成地亚马大坝以后,曼氏血吸虫病暴发流行,迄今未获控制[3]。1.1总的流行现状与趋势据2003年底统计,110个县(市、区)共有钉螺分布面积36.3亿m2占全国的96%;血吸虫病患者73.6万,占全国的87%;急性血吸虫病902例,占当年全国的81%。血吸虫病患者在逐年增加。2003年全国有血吸虫病患者84万例,比2000年增加15万。其中急性血吸虫感染例数2002年比2001年增加了59%,2003年又比2001年增加了22%,并发生30余起急性血吸虫病爆发疫情[4]。1.2流行区的变化我国血吸虫病原来流行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12个省(市、区)的418个县(市、区)。经过50多年的有效防治,至2001年,已有广东、上海、福建、广西、浙江5个省(市、区)阻断了血吸虫病的传播;在418个流行县(市、区)中,已有247个县(市、区)阻断了血吸虫病的传播;有63个县(市、区)控制了传播;尚有108个县(市、区)及57个县级农场未能控制传播。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5个省湖区及四川、云南省山区。闻礼永等对2001~2003年上海、深圳、浙江省(市)发现的输入性血吸虫患者及相关资料的研究发现,2001~2003年分别发现4、15和l8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上海市9例,浙江省18例,深圳市10例,均属历史血吸虫病流行地区。以感染地点分布统计,江西省占51.35%,安徽省占18.92%,湖南省占13.51%,湖北省占10.81%,四川省占5.41%[5]。1.3病人数变化陈贤义根据各省的上报资料,总结了2001年全国共有血吸虫病病人820776人。其中慢性病人794539人,较2000年增加123139人;当年共有晚期病人25664人,发生急性感染573人[6]。2003年底报告资料显示,与建国初期相比,全国流行省、县、乡镇分别减少了42%、40%和53%,血吸虫病估计病例数较建国初期减少了92.74%,钉螺面积减少了73.56%。但全国推算慢性血吸虫病例数徘徊在80万左右,急性感染报告数以年平均25%上升[7]。郑江等人报道每年估计至少有20000人死于血吸虫病。死亡原因为:埃及血吸虫病引起的膀胱癌与肾功能衰竭,与肠道血吸虫病引起的肝纤维化与门脉高压及其后果,如上消化道出血。但在控制有效的国家死亡率显著降低。例如,巴西近一二十年来,死亡率下降十分显著。我国建国初期推算有1100万血吸虫病人。全国有9000万人口受血吸虫病威胁。病人分布如下:湖北省271815万、湖南省211061万、江西省111185万、四川省81097万、安徽省51879万、云南省412486万、江苏省31655万、浙江省0113...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我国血吸虫病的流行特征及防治现状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