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HIVAIDSAIDS获得性免疫缺乏综合征获得性免疫缺乏综合征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活性物质组成。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包括骨髓、胸腺、脾、淋巴结布的场所,包括骨髓、胸腺、脾、淋巴结等。等。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淋巴细胞(起源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淋巴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TT细胞和细胞和BB细细胞胞免疫活性物质包括抗体、淋巴因子、溶菌免疫活性物质包括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酶等11、爱滋病、爱滋病AIDSAIDS的发现的发现1980年6月,人类发现了第一例艾滋病患者——美国青年盖尔坦。盖尔坦是一名同性恋者,当他因身体不适而去医院看病时,医生发现盖尔坦的免疫系统几乎完全崩溃,所有的医疗手段都无济于事,只好眼睁睁地看着盖尔坦死去,随后,他的两个同性恋伙伴也相继死去。中国第一例出现于1985年,一位到中国旅游的美籍阿根廷人患病入住北京协和医院后很快死亡,后被证实死于艾滋病。中国的艾滋病蔓延过程1982年,艾滋病病毒随血液制品传入中国;1983年-1985年,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制品感染4例中国血友病病人;1985年,一名美籍阿根廷艾滋病人来华旅游,死于北京;从国外输入到在国内的播散(1989—1994年高速增长(1995—2000年)HIV是一种RNA逆转录病毒,根据血清学反应和病毒核酸序列测定,HIV可分为Ⅰ型(HIV-1)Ⅱ型(HIV-2),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免疫交叉反应。艾滋病绝大多数由HIV-1型引起,HIV-2报告只局限于南非、葡萄牙、印度。HIV-1可分为A、B、C、D、E、F、G、H、I、J和O等11个亚型;HIV-2有A-H亚型组,其中只有A、B引起人类感染,C-H仅在少数单一个体中发现,全球0.11%HIV感染者由HIV-2引起。我国主要以HIV1型为主,HIV2型毒力较弱潜伏期较长发展为AIDS的时间更长。2、HIV病毒颗粒的形态及基因结构艾艾滋滋病病病病毒毒HIV属逆转录病毒,细胞膜芽生,1983年首次分离出HIV-1型。典型的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约为100nm,分子量约为24000,病毒核心由两条单链RNA,逆转录酶及结构蛋白组成。核心的外面是病毒衣壳呈双面体,立体对称。病毒最外层为包膜,包膜上有棘突(由两个糖蛋白GP120,GP41组成),含有与宿主结合的部位。3、HIV的复制机理1)病毒的吸附侵入①HIV进入人体血液后,主要侵染人体的T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HIV主要的靶细胞是其表面有CD4抗原的辅助性TC及其前体细胞,CD4抗原对病毒包膜糖蛋白有亲和力的受体,可使HIV穿入细胞。②gp120(HIV上的一种外膜糖蛋白)和CD4分子结合后会引起构象变化,病毒包膜的gp41区段暴露,使病毒的脂质囊膜与宿主细胞膜发生融合,即释放RNA。CD4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中的一种重要免疫细胞,CD4主要表达于辅助T(Th)细胞,是Th细胞TCR识别抗原的共受体,CD4也是HIV的受体。淋巴细胞是具有抗感染和肿瘤免疫的细胞,它主要含CD4分子与CD8分子,但作为HIV受体的CD4细胞此时起到的是“通风报信”的作用。2)病毒RNA的复制过程病毒RNA在自身逆转录酶的作用下转录成单链DNA,并由宿主细胞DNA聚合成双链DNA(前病毒),经环化与宿主细胞的染色体整合。病毒DNA利用宿主细胞的转录和合成系统转录产生病毒mRNA,其中一部分编码病毒蛋白,与基因组RNA组装成新的病毒颗粒,3)装配和成熟释放病毒子代基因组RNA与病毒蛋白装配成为核衣壳核心,从细胞膜出芽释放时获得胞膜组成完整的子代病毒,侵染其他健康细胞,引起宿主细胞溶解死亡。随体内病毒负荷的增加,CD4细胞数进行性减少,当CD4+细胞少于200/mm3(正常低限的50%)感染者的免疫功能完全破坏,导致免疫缺陷,引起中枢神经系统、肺、肠及其它器官感染致病。各种机会性感染和继发性恶性肿瘤增加。病入膏肓4、HIV病毒的变异HIV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变异性,这是HIV在免疫和药物选择压力下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病毒难以清除的主要原因和疫苗研制的主要障碍。HIV的逆转录酶忠实性较差,缺乏3’-5’外切核酸酶的校正功能,导致RNA转录为DNA时经常出现替换、移码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