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心脏病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妇产科李忠芳教学目标Objectives掌握妊娠、分娩对心脏病的影响掌握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护理评估、护理措施理解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处理原则能制定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护理措施运用所学知识指导心脏病患者妊娠期自我监护教学重点Focuson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护理措施妊娠、分娩对心脏病的影响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护理措施教学难点DifficultPoint『概述』妊娠合并心脏病的种类1先天性心脏病A无紫绀型B紫绀型2风湿性心脏病A二尖瓣狭窄B二尖瓣关闭不全C主动脉瓣狭窄D主动脉瓣关闭不全3妊高征心脏病4围生期心肌病5心肌炎无紫绀型:无血液分流或有由左至右的血液分流,常见于:房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主动脉缩窄紫绀型:有由右至左的血液分流,可见于法氏四联症艾森曼格综合征妊娠分娩对心脏的影响妊娠期血容量增加→心排出量↑→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加大→心脏负担显著加重。血容量增加始于妊娠第6周,至32—34周达高峰,较妊娠前增加30%—45%→心率加快,心排出量增加。分娩前1—2月,心率增加→心脏负担加重,晚期子宫增大,心脏左上移位→大血管扭曲→心脏负担加重。分娩期第一产程:子宫收缩→回心血量增加250—500mL,心排出量增加20%,平均动脉压升高10%。第二产程:腹壁肌及骨骼肌同时工作→周围循环及肺循环阻力均加大,屏气用力→腹压增加,回心血量进一步增加。第三产程:胎儿娩出后→腹压降低→回心血量骤减;胎盘娩出后→胎盘循环停止→子宫血窦内血液涌入体循环↓回心血量增加。产褥期产后子宫缩复→大量血液和组织间隙潴留液体进入体循环→循环血量再度升高。综述妊娠合并心脏病最易发生心衰的时期:•妊娠32~34周•分娩期•产后3日内要掌握哟!妊娠合并心脏病对胎儿的影响1流产,早产,死胎,胎儿宫内发育迟缓2药物影响3遗传因素能否妊娠判断及防治心脏病的种类病变程度是否手术矫治心功能级别可以妊娠心脏病变轻心功能Ⅰ—Ⅱ级既往无心衰史无其他并发症防治:1加强围生保健,放宽剖宫产指征,正确处理产程,预防感染。2洋地黄的使用3分娩方式的选择4心脏手术(12周前)不宜妊娠心脏病变重心功能Ⅲ级或以上既往有心衰史肺动脉高压紫绀型先心病严重心率失常活动风湿热细菌性心内膜炎①12周前行人工流产术。终止妊娠②超过12周行钳刮术或中期引产。③超过28周,有顽固性心衰者行剖宫产术。防治心脏功能分级Ⅰ级一般体力活动不受限。Ⅱ级一般体力活动受限,活动后心悸,轻度气短,休息时无症状。Ⅲ级一般体力活动显著受限,休息时无不适,轻微日常工作即感不适,心悸,呼吸困难,或既往有心衰史。Ⅳ级不能进行任何活动,休息时仍有心悸,呼吸困难等心衰表现。妊娠早期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⒈轻微活动后即出现胸闷,心悸,气短。⒉休息时每分钟心率超过100次,呼吸每分钟超过20次。⒊夜间常因胸闷而坐起呼吸,或到窗口呼吸新鲜空气。⒋肺底部出现少量持续性湿罗音,咳嗽后不消失。左心衰:1、症状:呼吸困难;咳嗽、咳痰;乏力、心慌;少尿、肾损害症状;2、体征:肺部湿罗音;心脏体征。右心衰:以体静脉淤血的表现为主。1、症状:消化道症状;劳力性呼吸困难。2、体征:颈静脉征,肝大,下肢水肿,心脏体征。全心衰:以上表现同时存在。典型心衰的临床表现『护理评估』一病史二身心状况㈠身体状况㈡妊娠合并心脏病的诊断依据病史及体征A妊娠前有心脏病及风湿热的病史B出现心功能异常的有关症状C紫绀杵状指持续颈静脉怒张D心脏听诊有舒张期杂音或粗糙的全收缩期杂音E心电图有严重的心律失常Fx线胸片或二维超声心电图检查显示:显著的心界扩大及心脏结构异常。身心状况:注意评估有无心脏病的体征判断心脏功能分级评估胎儿宫内健康状况评估心理社会状况三辅助检查A.心电图检查→显示心房颤动,心房扑动,三度房室传导阻滞。B.叩诊﹑Ⅹ线检查→心脏扩大。C.B超检查。D.胎儿电子监护仪。『护理诊断』P.恐惧(fear)与已知自我身体状况无法正常度过分娩,产褥期有关。P.有感染的危险(riskforinfection)与病人抵抗力低,手术或分娩时组织的损伤有关。潜在并发症胎儿窘迫心功能不全『护理目标』⒈获取疾病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