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病因一般称为危险因素是使疾病发生的概率/危险增加的因素病因是指所有能引起疾病发病概率增加因子的集合。致病因子、宿主、环境合称为病因三要素流行病学研究病因的步骤。一是描述疾病分布,二是分析差异,三是提出病因假设,四是验证病因假设病因假设提出:1从差异中找线索2从一致上找线索3伴随变化4类似5排除病因推断标准1联系的时间顺序2关联的强度3剂量反映关系4一致性5联系的重复性;6合理性7实验证据8特异性病因的分类:必要病因、充分病因、直接病因、间接病因近因和原因Meta分析的目的1增加统计学检验效率:能将结果定量综合,能达到增大样本量,改进和提高检验功效。2定量估计研究效应的平均水平:尤其是在多个同类研究结果在程度和方向上不一致时,可得出较为明确的结论。3评价研究结果的不一致性:揭示单个研究存在的不确定性,考察研究间异质性的来源,估计可能存在的各种偏倚。通过亚组分析,得出一些新的结论。4寻找新的假说和研究思路:可以探讨单个研究中未阐明的问题,提出新的研究课题和思路偏倚的防止和处理总偏移的控制⑴强调严格的科研设计和研究对象纳入与排除标准⑵随机化方法和盲法⑶限制⑷匹配⑸在研究中采取相应的措施,尽量取得研究对象的合作,以获得尽可能高的应答率。⑹分层⑺标准化⑻多变量分析META分析的定义汇总多个研究结果,并对研究效应进行定量合并的分析研究过程,包括提出问题、搜索相关文献、制定文献纳入和剔除标准、提取资料信息、统计学处理、报告结果等,是一种定量的系统评价。区别文献综述作1者的观点有一定倾向性1.很少考虑样本大小、研究设计等重要因素,对原始文献的质量考虑较少2.以定性分析描述为主3.结论可能不完整4.重复性一般较差Meta分析1.严格按一定的方法和步骤进行具体医学问题的系统评价2.根据科学标准评估,删除无科学性文献,并在讨论中说明3.将符合条件文章的结果加以定量合并4.结论客观、真实和可靠meta分析的基本步骤1提出问题,制定研究计划:2检索相关文献3选择符合要求的纳入文献4提取纳入文献的数据信息5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6资料的统计学处理7敏感性分析8结果的分析和讨论Meta分析中的偏倚1.抽样偏倚:查找相关文件时产生的偏倚,2选择偏倚:是指根据文献纳入和剔除标准选择符合条件文献时产生的偏倚。3.研究内偏倚:资料提取时产生的偏倚病例—对照研究原理为研究某因素和某疾病之间的关系,选择一组病人和一组非病人,同时追溯他们既往对该因素的暴露情况及程度,比较两组暴露的差异,从而判断暴露因子和疾病有无关联及关联程度大小的观察性研究方法.比值比OR):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的暴露比值特点:1.属观察性研究,是在疾病发生后进行的;2.设立对照;3.由“果”到“因”;4.不能确证暴露与疾病的因果关系对照的要求:不能选择和研究疾病有共同病因的病人入院率偏倚又称为Berkson’sbias(2)现患病例-新病例偏性又称为McNeyman’bias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缺点优点样本小、易进行、节省人力物力、出结果快可同时研究一种疾病与多个因素间的关系可初步验证病因假设,也可广泛探索病因特别适用于罕见病的研究缺点:1.病例和对照都未随机取样,不能代表全体病例和对照;2.回忆的资料可靠性差,易产生偏倚;3.不能计算发病率;4.不能计算RR和确定因果关系。5.不适用于人群中暴露比例很低的疾病,因样本量大,难以做到。传染病的流行趋势因此,我们面临旧传染病的卷土重来和新发传染病不断发生的双重威胁。传染过程: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传播过程:指病原体自宿主排出,侵入新宿主所经历的全部过程流行过程:指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蔓延及终止的过程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传染源概念:指受感染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条件:体内病原体生长;能排出病原体;排出病原体能使易感人群感染。类型:病人、携带者、受感染动物潜伏期是确定检疫期限的依据;用来追查传染源和传播途径;推算感染日期;确定被动免疫的时间;潜伏期决定流行过程及特点。评价防治措施效果携带者概念:无临床症状和体征而携带并排出病原体者。分类:⑴病后携带: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