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急诊患者转运交接VIP免费

急诊患者转运交接_第1页
1/19
急诊患者转运交接_第2页
2/19
急诊患者转运交接_第3页
3/19
急诊患者转运交接转运的目的为了使患者得到更好的、专科的治疗,早日康复出院。一般患者安全转运制度1.转运前(1)病情评估:对病情进行正确的评估是整个流程的基础。(2)解释:告知患者、通知家属、联系转往科室或相关检查科室。一般患者安全转运制度(3)备齐用物:转运工具、病历、X片、CT片、MRI片等,根据病情备急救药品器械及其他物品。(4)妥善处理动静脉管路。(搬运患者到轮椅或平车的前后均需要)(5)可靠固定引流装置。(搬运患者到轮椅或平车的前后均需要)一般患者安全转运制度2.转运中(1)注意保暖。(2)密切监测各项生命指征(始终站在推床头侧)。(3)保证生命支持设备工作稳定。(4)转运过程中患者头部始终处于高位。(5)保证各种管路固定可靠。(6)防止患者发生意外损伤。(7)做好心理护理。一般患者安全转运制度3.转运后交接(1)确认患者身份:腕带、病历、患者本人或家属。(2)确保患者安全转移至病床上。(3)评估生命体征。(4)交接患者存在的关键问题。(5)交接各种管道:静脉置管(外周静脉、深静脉)、其他管道(胃管、尿管、引流管等)。一般患者安全转运制度(6)皮肤情况:伤口、压疮。(7)用药情况:药物过敏史、抗生素的使用等。(8)物品:(X片、CT片、病历等)。危重患者安全转运制度1.转运下列患者时要按危重患者的转运方法进行转运:(1)生命体征不稳定(2)意识改变(3)抽搐(4)气管内插管(5)使用镇静药后有意识抑制等改变(6)带有有创压力监测管(7)静脉使用调节血压、心律及呼吸方面药物危重患者安全转运制度1.转运下列患者时要按危重患者的转运方法进行转运:(1)生命体征不稳定(2)意识改变(3)抽搐(4)气管内插管(5)使用镇静药后有意识抑制等改变(6)带有有创压力监测管(7)静脉使用调节血压、心律及呼吸方面药物危重患者安全转运制度1.转运下列患者时要按危重患者的转运方法进行转运:(1)生命体征不稳定(2)意识改变(3)抽搐(4)气管内插管(5)使用镇静药后有意识抑制等改变(6)带有有创压力监测管(7)静脉使用调节血压、心律及呼吸方面药物危重患者安全转运制度1.转运下列患者时要按危重患者的转运方法进行转运:(1)生命体征不稳定(2)意识改变(3)抽搐(4)气管内插管(5)使用镇静药后有意识抑制等改变(6)带有有创压力监测管(7)静脉使用调节血压、心律及呼吸方面药物危重患者安全转运制度2.医生应评估患者病情,以判断患者:(1)是否可以转运:在下列情况发生时,禁止转运:①心跳、呼吸停止②有紧急气管插管指征,但未插管③血液动力学极其不稳定,但未使用药物(2)是否必须转运,是否需要该转运程序,如需要,则将医嘱书写在病历上。危重患者安全转运制度3.转运患者前按需要做好以下准备:(1)氧气枕(2)开通留置的静脉通路;对于大出血患者,应保持两路以上的静脉通路(3)心律和血压监测仪器(4)指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5)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者,应用带蓄电池的注射泵,以保证连续给药(6)型号合适的简易人工呼吸器危重患者安全转运制度4.转运方在转运患者前,应通知接收科室,以确保接收科室获知病情,做好准备工作。5.如患者有人工气道且使用呼吸机,转运途中应有高年资医生、护士一起转运。6.转运过程及患者做检查时,医护人员应留在患者身边,根据需要观察和记录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并完成所有的治疗和护理工作。急诊科与病房之间患者交接管理规范和流程1.急诊患者需住院治疗时,护士根据住院证信息,电话与相关科室联系,并告知入院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诊断,简要的病情与护理措施。急诊科与病房之间患者交接管理规范和流程2.接收科室接到电话后,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并做好接待准备,根据患者情况准备好床单位及抢救用物(心电监护仪、吸氧装置、吸引装置等)并检查设备的性能状况,主动迎接检查患者。急诊科与病房之间患者交接管理规范和流程3.急诊科建立《患者转运交接单》,详细记录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诊断及病历资料。4.急诊科医务人员陪同并携带病历资料将患者护送到相关科室,负责途中患者安全,不能间断治疗和抢救。急诊科与病房之间患者交接...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急诊患者转运交接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