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精神失常药精神失常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精神活动障碍,表现为思维、情感、行为等诸方面的障碍。药物分类:抗精神病药抗抑郁症药和抗躁狂症药抗焦虑症药精神障碍袭向现代人精神障碍袭向现代人概述概述精神失常: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焦虑症等。抗精神失常药:抗精神病药、抗躁狂抑郁症药、抗焦虑症药。第一节抗精神病药第一节抗精神病药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幻觉、妄想、思维及行为障碍阴性症状:情感淡漠、退缩、思维贫乏第一节抗精神病药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躁狂症。精神分裂症:是以思维、情感、行为之间互不协调,精神活动脱离现实环境,即“精神分裂”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精神病。基本表现为:(1)联想障碍:联想过程缺乏连贯性和逻辑性;(2)情感淡漠:情感反应与思维内容以及与周围环境不协调;(3)意志活动减退或缺乏。发病与多巴胺功能亢进有关,即认为精神分裂症是中脑边缘系统DA功能亢进。脑内四条多巴胺能神经通路:1中脑-边缘系统和中脑皮质系统通路:细胞体位于中脑顶盖,投射到边缘前脑和额叶的广泛区域以及大脑皮层,与思维、精神、情绪和行为活动有关。2黑质-纹状体通路:细胞体集中在黑质,神经纤维到达纹状体。该通路与锥体外系功能活动有关,正常情况下起抑制作用,和起兴奋作用的胆碱能神经处于平衡协调状态。3结节-漏斗通路:神经元的细胞体位于下丘脑弓状核,神经纤维至正中隆起,与垂体前叶内分泌机能活动有关。该部位DA受体被阻断,可引起内分泌机能紊乱。此外,在延脑催吐化学感受区(CTZ)也有D2受体,兴奋该受体有催吐作用。一、吩噻嗪类一、吩噻嗪类氯丙嗪(chlorpromazine,冬眠灵wintermin)氯丙嗪(冬眠灵)[药动学]吸收不规则,2-4小时血药浓度达高峰,作用持续6小时结合90%。分布全身各组织。脑中浓度可达血浆的10倍,代谢和排泄肝脏代谢,肾脏排泄该药首过效应明显,不同个体服用相同剂量,血药浓度可相差10倍以上,因此应注意用药个体化。氯丙嗪在脂肪组织中有蓄积,排泄缓慢,老年患者消除速度慢,应注意调整用量。氯丙嗪[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阻断DA受体,阻断α受体和M受体,其药理作用广泛而复杂。1中枢神经系统(1)抗精神病作用:竞争性阻断中枢D2受体而起作用。正常人:安定、镇静、感情淡漠,精神病人:迅速控制兴奋躁动,治疗各型精神分裂症,对急性患者疗效较好,控制症状,无根治作用。须长期服药。治疗躁狂症及其它精神病伴有的兴奋、紧张、妄想、幻觉等症状。(2)镇吐作用:强。阻断CTZ的D2受体,抑制呕吐中枢,前庭呕吐无效。抗呃逆。用于治疗疾病以及一些药物引起的呕吐和顽固性呃逆,晕动病呕吐效差。(3)降温作用:抑制丘脑下部的体温调节中枢能降低发热和正常人的体温用于低温麻醉。冬眠合剂(4)加强中枢抑制药的作用:2植物神经系统(1)受体阻断作用:翻转肾上腺素的升压效应。(2)M受体阻断作用:较弱,大剂量可引起口干、视物模糊、便秘、尿潴留等副作用。3内分泌系统阻断结节-漏斗通路中的D2受体,使一些下丘脑释放因子的量减少。(1)减少下丘脑释放催乳素抑制因子,因而使催乳素释放增加,引起乳房肿大及溢乳;(2)抑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使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释放减少,引起月经紊乱和排卵延迟。【【临床应用临床应用】】1.精神病:精神分裂症、躁狂症等2.呕吐和顽固性呃逆3.人工冬眠与低温麻醉[不良反应]1.一般不良反应:中枢抑制作用:有嗜睡、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阿托品样作用:鼻塞、口干、视力模糊、心动过速、便秘等。局部刺激性2.锥体外系反应:是长期大量服用后最常见的副作用,(1)巴金森综合征:(2)急性肌张力障碍:主要为舌、面、颈及背部肌肉痉挛,患者出现强迫性张口、伸舌、斜颈、呼吸运动障碍及吞咽困难,多在服药后一周内出现。(3)静坐不能原因:阻断黑质-纹状体通路中的DA受体,胆碱能神经功能相对占优势。抗胆碱治疗而不能用左旋多巴。(4)迟发性运动障碍:又称迟发性多动症。表现为口-舌-颊三联症:吸吮、舔舌、咀嚼,以及四肢舞蹈样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