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开创教育新局面正宁一中赵晓峰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中,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列为必须抓好,关系全局的八个方面的任务之首。并把教育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明确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百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和业务水平”。认真学习领会这一论述精神,对发展教育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对地处陇东地区的正宁教育来说,也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一、抢抓机遇,与时俱进,全面认识教育的战略地位教育是立国之本,强民之基。XX县区是一个资源贫乏,工业弱小,财政困难的农业县,因此教育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显得尤为重要,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要求,必须以与时俱进的精神,顺应时代潮流,抓住历史机遇,推进教育事业快速发展。首先,从教育发展的大环境看,在知识经济时代,加快教育发展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科技和人才已成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的决定性因素和最重要资源,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越来越依懒于高素质的劳动者和高质量的创新人才,越来越依懒于教育发展的水平和质量,谁能拥有发达的教育,谁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谁就能在发展中赢得主动权,谁就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经济要发展,人民要富裕,就必须增强教育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功能,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因此,必须站在历史发展高度来认第1页共3页识教育,发展教育。其次从教育发展小气候看,加快教育发展是促进正宁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XX县区是一个自然条件相对差,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发展相对滞后的农业县,各类人才缺乏。其中劳动者素质低下,科技水平不高已成为制约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把教育作为知识生产,加工,传播的载体,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使沉重的人口负担逐渐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二、转变观念,开拓创新,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一)深化教育改革,不断增强教育发展活力。积极推行素质教育,提高人才的综合能力,已成学校生存和发展的主流,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努力探索素质教育模式,使学前教育推向社会,高中教育在办学模式上有新突破,鼓励支持民办教育,按照“点上深化,面上推广”的方针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多层次培养实用型,素质型人才。(二)强化教育管理,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首先加强德育教育,完善德育工作机构,健全德育教育网络,确定德育教育工作机构、德育教育基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系列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工作新格局。认识加强德育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关注新变化,探索新思路,克服要求过高,内容太空,方法太死,实践太少,测评太虚等弊端,增强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体现德育的方向性、时代性和科学性。其次加强班子建设,一方面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和干部“四化”标准,把政治立场坚定,教学成绩突出,善于教学管理,领导作风好,服务意识强,思维方式灵活,管理方法新颖,公正严明,秉公办事,清正廉洁的中青年教师选拔到领导岗位上,增强办学活力,大胆启用人才,坚持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原则进行“四则”改革,优化组合,优势互补。另一方面落实领导班子成员代课制,使其深入教学一线,做专业上权威,工作上表率,能力上强者,促进学校整体工作全面提高。再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具有高尚的师德修养,第2页共3页良好的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