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H412020起重技术本目的考题:1.《安全法》:起重作业的施工程序、特种设备管理、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2.起重作业的安全管理、施工事故分析与预防措施;3.施工组织设计的起重方案选择、施工方案管理;4.计算题本目重点是:起重机械的使用要求;吊具的选用原则;常用吊装方案的选用原则;起重吊装作业的稳定性校核。1H412021起重机械的使用要求本条主要知识点是:起重机械的分类、适用范围及基本参数;流动式起重机的选用(包括使用特点、起重机的特性曲线及选用步骤)。一、起重机械的分类、适用范围、基本参数(一)起重机械的分类按照国家标准《起重机械分类》GB/T20776-2006,机电工程常使用的起重机械可为轻小型起重设备、起重机等。1.轻小型起重设备分类(掌握分类,见p40)(二)常用起重机的特点及适用范围机电工程常用的起重机有流动式起重机、塔式起重机、桅杆起重机。1.流动式起重机流动式起重机主要有履带起重机、汽车起重机。(1)特点:适用范围广,机动性好,可以方便地转移场地,但对道路、场地要求较高,台班费较高。(2)适用范围:适用于单件重量大的大、中型设备、构件的吊装,作业周期短。2.塔式起重机(1)特点:吊装速度快,台班费低。但起重量一般不大,并需要安装和拆卸。(2)适用范围:适用于在某一范围内数量多,而每一单件重量较小的设备、构件吊装,作业周期长。3.桅杆起重机(1)特点:属于非标准起重机,其结构简单,起重量大,对场地要求不高,使用成本低,但效率不高。(2)适用范围:主要适用于某些特重、特高和场地受到特殊限制的吊装。(三)起重机选用的基本参数制定吊装技术方案的重要依据是:主要有吊装载荷、额定起重量、最大幅度、最大起升高度等。1.吊装载荷(负载的确定)吊装载荷的组成:被吊物(设备或构件)在吊装状态下的重量和吊、索具重量(流动式起重机一般还应包括吊钩重量和从臂架头部垂下至吊钩的起升钢丝绳重量)。例如:履带起重机的吊装载荷为被吊设备(包括加固、吊耳等)、吊索(绳扣)重量、吊钩滑轮组重量、从臂架头部垂下的起升钢丝绳重量的总和。2.吊装计算载荷(1)动载荷系数起重机在吊装重物的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对起吊机具负载的影响而计入的系数。在起重吊装工程计算中,以动载系数计入其影响。一般取动载系数k1=1.1。(2)不均衡载荷系数(多台起重机、多套滑轮组等共同抬吊一个重物时,必须考虑的载荷增加问题)在多分支(多台起重机、多套滑轮组等)共同抬吊一个重物时,由于起重机械之间的相互运动可能产生作用于起重机械、重物和吊索上的附加载荷,或者由于工作不同步,各分支往往不能完全按设定比例承担载荷,在起重工程中,以不均衡载荷系数计入其影响。一般取不均衡载荷系数k2=1.1~1.25(注意:对于多台起重机共同抬吊设备,由于存在工作不同步而超载的现象,单纯考虑不均衡载荷系数k2是不够的,还必须根据工艺过程进行具体分析,采取相应措施)。(3)吊装计算载荷吊装计算载荷(简称计算载荷):等于动载系数乘以吊装载荷。——起重吊装工程中常以吊装计算载荷作为计算依据。在起重工程的设计中,多台起重机联合起吊设备,其中一台起重机承担的计算载荷,在计入载荷运动和载荷不均衡的影响,计算载荷的一般公式为:Qj=ki×k2×Q(1H412021-1)式中:Qj——计算载荷;k1=1.1k2=1.1~1.25Q——分配到一台起重机的吊装载荷,包括设备及索吊具重量。3.额定起重量在确定回转半径和起升高度后,起重机能安全起吊的重量。额定起重量应大于计算载荷。4.最大幅度最大幅度即起重机的最大吊装回转半径,即额定起重量条件下的吊装回转半径。5.最大起升高度起重机最大起重高度应满足下式要求:H>h1+h2+h3+h4(1H412021-2)式中:H——起重机吊臂顶端滑轮的高度起重(m);h1——设备高度(m);h2——索具高度(包括钢丝绳、平衡梁、卸扣等的高度)(m);h3——设备吊装到位后底部高出地脚螺栓高的高度(m);h4——基础和地脚螺栓高(m)。二、流动式起重机的选用(一)流动式起重机的使用特点1.汽车起重机吊装时,靠支腿将起重机支撑在地面上。该起重机具有较大的机动性,其行走速度快,可达到60km/h,不破坏公路路面。但不可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