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斯达特兽药有限公司家畜呼吸系统感染综合防治策略一、猪呼吸道综合症近年来,猪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日益严重,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猪呼吸道病综合征(PRDC)是猪场普遍存在的一种多因素引起的呼吸道疾病的总称,它是由病毒(蓝耳病病毒、伪狂犬病毒、流感病毒、圆环病毒等)、细菌(巴氏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链球菌、副嗜血杆菌等)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以及环境应激和猪体免疫力低下相互作用造成的。本病一年四季、不同年龄阶段猪均可发生,多发生于13-20周龄,病程28天,死亡率较高。临床特征:病猪体温升高和明显的呼吸道症状,但大多数病猪呼吸道症状不严重,只表现轻度气喘,少量咳嗽和低热,耳、吻端及四肢下端、眼睑等处皮肤发绀,出现紫红、紫黑色出血斑块;食欲下降,以至废绝,精神不振或怠倦以至昏睡,失重现象明显;有的病猪尚有一定食欲,甚至除略有生长落后,精神不振外,并无明显症状的猪可在短时间内突然死亡,通过剖检可发现有极其严重的肺部病变和细支气管中被泡沫性粘液所充满,也有的病猪肺部病变尚不明显。防控措施:呼吸综合征是多病因混合、互相协同和互相促进致病作用的结果,必须采取严密的综合防制措施。(1)消毒:猪场制订消毒程序,定期消毒。(2)预防:平时做好猪场日常保健。(3)治疗:临床上一般采用对症治疗,轻者可选用肌肉注射咳喘双骄,重症病例可选用混感孢峰肌肉注射,疗效显著。二、传染性胸膜肺炎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猪胸膜炎放线杆菌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急性病猪具有很高的死亡率,是目前国际公认的养猪业颇具危害的重要传染病之一。临床特征: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本病与非典型猪瘟相似,高热稽留,耳及腹下皮肤有出血斑点,并发紫。最急性型突然死亡,死前往往见不到任何症状,病死猪体躯末端发绀,口鼻流出带红色的泡沫;急、慢性型表现体温升高,食欲不振、呼吸困难,并有间歇性咳嗽、张口伸舌、鼻盘和耳朵发绀,如不及时治疗,可在1-2天内窒息死亡。防控措施:改善饲养环境、加强卫生管理,减少应激,同时再选用药物进行防治。(1)预防:本病早期防治是关键。(2)治疗:肌肉注射水针剂咳喘双骄。三、喘气病猪喘气病又称猪支原体肺炎或地方流行性肺炎,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接触性慢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的主要临床症状是咳嗽、气喘和呼吸困难,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临床特征1、急性型主要见于新疫区和新感染的猪群,以母猪和仔猪多见。病猪突然精神不振,头下垂,站立一处或卧伏在地呼吸次数增多,每分钟达60-120次以上,呈明显的腹式呼吸,有时会发生痉挛性阵咳。体温正常。呼吸困难、食欲减退或废绝,如发生继发感染,则体温可上升到40℃以上。死亡率很高,病程为1-2周。剖检可见两侧肺的心叶、尖叶、中间叶和膈叶的前下缘呈对称性的实变。2、慢性型由急性转变而来,常见于老疫区的肥育猪和后备母猪。主要症状是顽固性咳嗽和喘气,病初出现短咳和干咳,随着病情加剧出现呼吸困难和气喘,并呈典型的腹式呼吸。病猪早期食欲无明显变化,随后出现少食或绝食。3、隐性型主要见于成年肥育猪,症状不明显,仅有轻度的喘气和咳嗽症状,精神、体温、食欲无明显变化。防治措施1、改善卫生条件,注意防寒保暖。2、增加青绿多汁优质饲料,定期驱虫等措施对提高药物疗效具有重要意义。3、治疗:一旦发现病猪,立即隔离,及时治疗,对病情特别严重、没有治疗价值的猪,予以淘汰。肌肉注射混感孢峰或咳喘双骄,疗效较强。四、副猪嗜血杆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是一种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猪上呼吸道感染常见病,主要以猪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呼吸困难、高热及高死亡率为特征,本病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已成为世界范围的重要疾病。临床特征:病猪发热(40.5-42℃),厌食,咳嗽,呼吸困难;关节肿胀,尤其是跗关节和腕关节,触摸疼痛(由尖叫推断),跛行,颤抖,共济失调;大部分病猪耳朵、腹部皮肤及肢体末端等发绀,指压不褪色,有的可能死亡。病程较长猪只的体温大都正常,常表现为食欲不振、消瘦、被毛粗乱是其主要的临床特征。特征性病理变化为胸腔、腹腔浆膜及肺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