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的局部痛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科刘慧复杂的局部痛综合征(ComplexRegionalPainSyndrome,CRPS)。指继发于意外损伤、医源性损伤或全身性疾病之后,出现的以严重顽固性、多变性疼痛,营养不良和功能障碍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分类:·反射性交感神经萎缩症(reflexsympatheticdystrophyRSD)。·灼性神经痛(causalgia)。临床表现相似,故多命名为损伤后疼痛综合征、灼性神经痛、痛性营养不良、慢性损伤性水肿、损伤后血管运动障碍。根据对交感神经阻滞的反应分为:·交感神经维持性疼痛(SympatheticallymaintainedpainSMP)——对交感神经阻滞反应良好。·交感神经无关性疼痛(SympatheticallyindependentpainSIP)——对交感神经阻滞无反应。·ABC综合征(AngryBackfiringC-nociceptorSyndrome)——交感神经阻滞后疼痛加重。表明尽管有些病例有完全相同的临床病状,但病因及发病机理不同,故对交感神经阻滞反应也不相同。RSD——CRPSⅠ型。即有神经损伤的可能性,但不能确定是什么神经受损。灼性神经痛——CRPSⅡ型。常有较明显且明确的神经损伤。大多数为交感神经维持性疼痛。症候群的特征是:疼痛血运障碍营养障碍RSD-CRPSⅠ型病因:1.外伤是最常见的原因。挫伤、骨折、切割伤等任何轻微的外伤,甚至外科手术切口瘢痕伤口、注射等损伤,发病和外伤的时期、程度或原因无规律性,越是轻微的外伤反而越容易引起该症。RSD-CRPSⅠ型病因:•以心肌梗塞,胸腔内疾患较多。——上肢反射性萎缩症。•许多疾病可成为该病的原因。RSD-CRPSⅠ型病因•3.特发性——其实并非是全无原因。常常有轻微的外伤或疾病,只不过已被忘记而已。灼性神经痛病因:常为四肢末梢神经干损伤后,引起持续性剧痛并伴有自主神经营养障碍的烧灼样疼痛综合征。多发于战争时期。常继发于富有交感神经纤维的正中神经、臂丛或胫神经的不完全断裂伤后,以枪弹贯通伤较易引起。有两种学说:•因损伤局部形成神经纤维瘤、粘连或发炎,使感觉神经和交感神经纤维不断受到刺激所致。有两种学说•中枢向效应器发出冲动,在传递过程中经过周围神经损伤部位时发生短路,并传至无髓鞘的C类感觉纤维,然后返回感觉中枢引起。CRPS的临床特征:1.部位:多发于四肢。•CRPSⅠ型受损部位以及其远端有特征性变化。部分病人从受损部位向中枢侧发展。•CRPSⅡ型通常仅在受损部位产生感觉障碍性末梢病理变化。CRPS的临床特征2.症状:疼痛是这类疾病的主要特征。自发痛(spontaneouspain)诱发痛(evokedpain)痛觉超敏(allodynia)痛觉过敏(hyperalgesia)痛觉过敏——对伤害性刺激敏感性增强和反应阈值降低触诱发痛——非痛刺激引起。自发痛-损伤区域有不少的病人长期剧痛。但没有疼痛以外的其它典型表现。疼痛性质多种多样,为突发的自发性痛。有的病例在损伤后3-6个月或更久,仍可表现为顽固性疼痛。CRPS的临床特征3.营养障碍:在损伤部位及周围组织,伴有血管运动神经障碍,浮肿,皮肤变薄,指甲卷曲无光泽。CRPS的临床特征4.运动功能早期握力下降和精巧运动功能降低,肌肉废用性萎缩,关节强硬。病程长者,皮肤出汗增加或减少,甚至骨质疏松——X线检查可见。CRPS诊断标准1.有较长的或近期损伤史或疾病史;2.持续性烧灼样痛,痛觉过敏;3.血管及发汗功能障碍,肌肉萎缩,皮肤变薄,指甲变厚,对冷刺激敏感。4.诊断性交感神经阻滞试验为阳性。CRPS诊断标准CRPS诊断标准1.有较长的或近期损伤史或疾病史;2.持续性烧灼样痛,痛觉过敏;3.血管及发汗功能障碍,肌肉萎缩,皮肤变薄,指甲变厚,对冷刺激敏感。4.诊断性交感神经阻滞试验为阳性CRPS治疗:一旦确诊,尽早治疗。包括镇痛和康复治疗。CRPS治疗:•预防性治疗:•受伤早期对创面的完善处理和充分镇痛。在急性期控制疼痛,阻止向慢性方向发展。•首选的措施:神经阻滞疗法,应尽早施行。CRPS治疗:•神经阻滞治疗:以交感神经阻滞为主。•SGB胸交感神经阻滞。腰交感神经阻滞。静脉内局部阻滞——常用•应当选用硬膜外阻滞。蛛网膜下腔阻滞及痛点阻滞。神经阻滞疗法的作用机理受损部位发出的传入冲动到达脊髓,使脊髓内神经联络库的功能紊乱,引起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