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税费改革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些思考农村税费改革是我国农村继土地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的第三次重大改革,它进一步理顺了国家、集体和农民之间的分配关系,促进了农村的发展和稳定,同时也给新时期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带来新的挑战。如何正确处理农村税费改革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关系,做到在税费改革中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巩固税费改革成效,是当前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亟待解决的一项新课题。*年6月以来,XX县区作为XX省三个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县之一,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下,全县各基层组织积极稳妥地推进了农村税费改革的试点工作,基本上达到了“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目标。同时,全县各级党组织以税费改革为契机,以着力解决村级组织“无钱办事、无人管事、无章理事”为重点,加大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力度,推进了以创建“五个好”村党支部,“六个好”乡镇党委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为内容的“三级联创”工作,有效地提高了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素质,健全了工作管理制度,增强了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全县35个乡镇场、412个行政村的1100多个农村基层组织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实践有力地证明,农村税费改革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一方面,农村税费改革对新时期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出新的要求,客观上要求新时期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必须尝试新的工作方式,形成新的工作机制;另一方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又为推进税费改革,巩固税改成果,开创农村工作新局面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一、在减轻农民负担中增加积累,夯实基层组织的物质基础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是农村实行税费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税费改革试点中,乡村组织通过实行“三取消、二调整、一改革”,使农民减负总体水平达到了37.77%,极大地维护了广大农民的利益。但同时由于在税改中取消了一部分行政性收费和政府基金、第1页共12页资金,在一定程度上给农村基层组织正常运转带来了不少的困难。尤其是在一些村级组织,由于缺乏集体积累,长期以来靠向农民收取各项集资来维持运转,加上税费改革中规范了乡村集体收入来源,致使在这些村级组织中,“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变得十分突出。因此,乡村基层组织要把大力发展乡村经济作为基层组织的第一要务,把提高农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力与提高农村生产力结合起来,将基层组织的战斗力用于发展农村生产力,不断增强集体积累。1、要积极化解村级债务,实现收支良性循环。农村税费改革后,如何妥善处理过去的遗留问题,化解各种村级债务,是摆在当前基层组织面前的一项紧迫的任务。一个时期以来,相当数量的村由于垫税、村级集体企业亏损、大兴木土及超标招待等诸多因素,致使乡镇和村级组织负债现象较为普遍,少则十几万,多则上百万。乡村债务久拖难解,已经成为一些地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也对加强新时期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带来极大的阻力。一方面,由于村级债台高筑,一些村举债度日,许多该办的公益事业办不了,村里各项工作难以开展;另一方面,一些村干部失去了工作信心,工作上缺乏长远打算,村党支部在群众中威信受到严重的干扰,“群众心情不顺,干部说话不灵”,少数群众连应尽的义务也不履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得不到贯彻落实。税费改革后,基层组织要在减轻农民负担、维护社会稳定的前提下,对村级债务具体分析,采取不同方法来标本兼治。要在弄清债务结构的基础上,该清偿的清偿,该剥离的剥离,能核销的核销。当前,许多乡村从本地的实际出发,积极依托资源优势,通过承包、租赁、有偿转让等方式,盘活闲置或经营不善的集体资产,这是化解乡村债务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手段。化解债务,还要加强乡村基层组织的内部管理,压缩各种非生产性支出,接受群众监督,防止新的债务发生。2、要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拓宽财政增收渠道。农村税费改革后,取消了乡统筹费,改革了村提留征收和使用方法,基层组织在财政收支上普遍存在着“食之者众,生之者寡”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