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穗生态堂杂志I年第2卷{健康青少年口腔正常菌群的初步研究大连学院微生卷学研究太连118023蒋采青:jl’芒蓉扬是蓠康白提要本文采用非选择性培养基对22名健康青少年的唾渡、掏裂菌斑、龈上苗斑及龈下苗斑中的需氧偿.燕性厌襞菌及专性厌氧菌进行了分离培养.并计算其在不同标本中【可培养菌的百分比及检出宰。结果共分离到包括I8个菌眉妁s种细菌。其中.链球菌、放线茼、奈瑟氏球菌、二氧化碳瑾纤维苗、樊杆菌,拨杆菌.奴卡氏菌及棒状杆菌在口腔4个部位的检出率及所占比例均较高是健康青少年口腔中时优势菌群.运过比较还发现其中一些菌在口腔4个部位的分布存在一定差异.本文还采用刚果红负性染色涂片法.镜下观察龈上、龈下菌斑中妨螺旋体.并计算其相对比例.结果龈下菌斑中螺旋体的相对比例明显高于龈上菌斑.关键词L7腔正常菌群口腔螺旋体为了解青少年时期口腔菌群的一般情况,本文从微生态学观点出发,运用微生态学实验方法,研究健康青少年口腔各部位的正常菌群的组成,为口腔疾病的防治和口腔微生态学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材料与方法一,安验材料1.实验器材:厌氧手套箱(FormaSeleatifieAnaerobieSystem),SL一1型离子色谱仪(成都市解放仪表厂)。2.培养基;本实验采用了牛心牛脑浸液血琼脂(简称BHIA),用于各种厌氧菌、大多数兼性厌氧菌及微需氧菌的分离培养:采用普通血琼脂(简称BA),用于多数需氧菌及兼性厌氧菌的离培养;采用蛋白胨—酵母提取物一葡,糖液体培养基(简称PYG),用于培养瓣菌后进行离子色谱分析;采用硫乙醇酸盛转送稀释液,用于厌氧菌分离培养前标本转送和稀释。3.试剂:系列厌氧菌微量生化反应鉴定试剂(华西医科大学口腔研究所研制);2X刚尽红.二、实验方法1.实验对象的选择从成都市某中学选择健康青少年22名,男性l0名,女性l2名,年龄在l3~l6岁。选择标准1)无全身系统性疾病;2)近3个月无使用抗生索史{3)临床检查无龋病及牙周病。2。标本的采集:采集标本前,检查并记录受检者的牙龈指数(Gingivalindex),菌斑指数(PlaqueIndex),龈沟出血指数(SulellsBleediagIndex)。检查÷L-I_—:一六个牙齿作为代表。上颔牙检查其颊侧,下颔牙检查其舌侧。22名受检者的牙龈指数均为0,菌斑指数为0。79±0。29,龈淘出血指数为0.023±0.06。标本均于10时采集。收集受检者非刺激性自然流出的唾液于带玻珠的灭菌试营中。沟裂菌斑、龈上菌斑、龈下菌斑三种标本在局部用无菌棉纱隔湿的情况下,用镰形器在6Il的骀面刮取沟裂菌斑,在一;一的近中面刮取龈上菌斑,继续将龈上菌斑除净后,用匙形器在一一的近中面龈下,刮取华西医科士学口腔压学院中心实验室成都610041¨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压学跪口腔内科。成都61oo41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酿下菌斑,分别将取到的三种标率立即混入含Iml转送稀释液及带玻珠的试管中。在:的远中面用上述同样方法刮取龈上及龈下菌斑标本,分别与玻片上事先滴有1滴的2%刚果红染料充分混合,并涂抹成均匀的薄片,嚣空气中自然干燥,用于刚果红负性染色,观察口腔螺旋体的情况,3.标本的稀释,接种,培养立印将标本在旋涡震荡器上分散1O秒钟左右,L}I转送稀释液作lo倍系列稀释.每份标本选择适当的两种稀释度,分别取o.02m1,各滴于BHIA及BA平板上各1/2面积上,经L型玻棒均匀涂布后,将BHIA置于厌氧手套箱中,充入8O%N。、1O%H,10CO:,37℃培养5天.将BA平板置于普通孵箱中,37℃培养14—48小时4.细菌鉴定具体过程如下:物IA一墨霉蠡萋=袅蔷嚣扩大培养fBHIA上菌落+-~BA上菌落0转种转种r——BHIA。厌氧一~一]BA,37'C,24hri37℃,48hrJIll转种ll涂片,革兰PYG肉汤耐氧试验涂片,革兰氏染色氏染色厌氧,37℃}f’48hrJJJ_生化试验÷一一涂片,革兰氏染色l代谢酸测定‘生化试验采用夏传初的9B于L反血扳微量生化快遗鉴定口腔厌氧蕾的方往综台上述结果,主要与伯杰氏细菌学鉴定手册第九版所述的各种菌的模式株的特征比较,把分离到的菌株归到相应的属以至种。计算各种菌在唾液、沟裂菌斑、龈上菌斑,龈下菌斑中的检出率对各部位常检出菌,先计算其在各阳性检出者的相应部位占可培养菌的百分数,然后求各百分数的均数及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