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痔疮痔疮的定义:痔疮是肛垫病理性肥大下移及肛周皮下血管丛血流淤滞形成的团块。痔疮形成的原因:常常是多种原因长期作用的结果。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人类的直立行走是痔疮发病的主要原因2、人类的各种腹压增高的因素:例如孕妇、腹腔内肿瘤等,压迫盆腔,使血液向心脏回流产生困难;排便时久蹲、用力怒挣等;还有便秘病人,粪块长期存留于直肠,压迫直肠血管也影响血液的回流。3、职业的原因:长期使身体处于一种直立的状态,如久站、久坐、缺乏活动、不爱锻炼身体等也易引起痔疮。4、过食辛辣、过度饮酒容易使肛管充血,引起痔疮发作。5、遗传因素:临床上可见几代人都患有痔疮的情况,这与他们肛管痔静脉壁先天性薄弱和某些血管分布的特异性遗传因素有关。痔疮的三大症状1、便血痔疮主要症状之一,便时可见滴血、喷血或大便上带血,血色鲜红,洒布在大便表面。痔的出血往往不疼,长期反复出血可以造成贫血症状。2、疼痛见于较大内痔及混合痔发生水肿或者血栓时。3、脱出见于内痔的中晚期。开始可在便后脱出自然还纳,晚期则必须在休息后或用手法托回。此外,还会伴有肛门外分泌物、瘙痒、肛门外硬结、皮肤溃疡等症状。痔的分类分期以肛门齿状线为界,将痔核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三类:1、内痔内痔位于齿线以上,表面覆盖粘膜。根据内痔的轻重程度又分为4期。①Ⅰ期内痔: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仅在排便时见大便带鲜血或滴、射鲜血。②Ⅱ期内痔:排便时痔核可脱出肛门外,但排便后可自然还纳肛门内,大便时周期性、无痛性从肛门内滴鲜血或喷射鲜血。③Ⅲ期内痔:此期以痔核脱出为主要特点,脱出后不能自行回复,需用手还纳,或休息后还纳肛门内。④Ⅳ期内痔:行走时或咳嗽亦可造成痔核脱出。因脱出的痔核日久不能及时还纳,造成痔核嵌顿、充血、水肿、坏死、感染,疼痛剧烈,也叫嵌顿痔。2、外痔外痔位于齿线下,表面覆盖皮肤。根据病理特征分为4种。①炎性外痔:肛门皮肤隆起、灼痛、瘙痒,排便或活动时尤甚。②静脉曲张性外痔:无明显自觉症状,往往有轻度的肛门坠胀感,或肛门潮湿不适感。③血栓性外痔:肛缘突起一圆形或椭圆形肿物,疼痛剧烈,排便或活动时尤重,甚至影1响行走,常坐卧不安。④结缔组织性外痔:又称赘皮外痔。有肛门异物感或便后不易清洁;因少量分泌物或粪便积存刺激,有的可伴肛门潮湿、瘙痒。3、混合痔跨越齿线上下,内痔和外痔在同一部位相互沟通,连成一体,具有内痔和外痔的特征。临床上痔疮的急性发作常见以下几种情况:1、血栓性外痔:常因为便秘,过食辛辣,饮酒或用力过猛,致使痔块内小静脉破裂,血液淤在皮肤下形成圆形血块。病人常感到疼痛,一般头1-2天最剧烈,3-5天后血栓开始吸收,如果此时肛门外肿块仍不变小,而且变硬,疼痛不减,则需要进行外痔血栓摘除小手术,可以促其早日痊愈。2、内痔出血:常表现为间歇性,大便干燥,过度疲劳,刺激性食物可以诱发出血。出血量大时令人有恐惧感,长期出血可发生贫血,有面色萎黄、苍白、消瘦、无力等表现。临床上除了口服止血药物及上肛门消炎止血栓外,常常采用硬化剂注射的方法,使痔血管发生硬化萎缩,达到止血的目的。3、脱出:这是一种较大的内痔及混合痔,由肛门内翻出的一种症状。可以是一侧,也可以为一圈,外观象花环状。早期可在便后自然还纳,晚期则必须在休息后或用手法托回。同时还会伴有肛门外分泌物、皮肤溃疡及痔核发炎等合并症。4、混合痔急性嵌顿水肿:具有反复脱出历史的内痔及混合痔,在大便时怒挣及其它因素刺激下,使之无法还纳,继而肛门括约肌痉挛,使脱出的痔块发生嵌顿、水肿及血栓形成,严重时可因血循环障碍发生痔块绞窄性坏死。痔疮的预防1、注意加强身体锻炼,特别是从事久坐、久立工作的人应该较多地参加工作操、太极拳和慢跑等体育活动,这样可以抵消体位的不利因素,可以预防痔的发生。2、适当节制辛辣刺激食物的食入,如酒、辣椒、芥末、咖喱等。3、保持生活规律,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暴饮暴食,预防痢疾肠炎的发生。4、妇女妊娠期,避免久站久坐,安排好活动与休息相结合,还要注意产后休息。5、积极治疗与痔有关的肝硬化,严重心脏病,以及一...